近年来,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作为楼宇智能化的一部分已成为住宅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在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被用户认同。
可视对讲的智能应用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一般包括可视对讲型和联网报警智能型,能满足单户、别墅、普通住宅、高层建筑及社会化住宅小区等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
为保证工程安装规范、简洁、扩展方便、简单,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大多采用开放式的总线结构;全弹性编解码方式,用户分机终端隔离,保证了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用户分机接线板和机体分离的简易安装方式,方便了工程安装,避免在安装中的外观损伤或丢机。
数字化技术的导入让楼宇对讲系统有了突破性发展,使系统的传输距离不受地域限制;传输的音视频、控制等信号的效果也远远优于传统的总线方式,此外在施工、安装等方面也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数字化可视对讲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
布线简单:采用TCP/IP协议传输数据,可以利用小区现有的宽带网络,无须单独敷设线路,大大简化布线工程,施工周期和费用也大大减少。
施工方便:组网材料主要是超五类线,线材简单,终端产品可以即插即用,系统布线到位后直接插到网络端口上即可,整体施工维护都很方便。
远距离传输:采用TCP/IP协议传输对传输距离没有限制,系统扩容方便,可适合大型社区或者复杂社区的组网需求。
多通道通讯:采用TCP/IP技术可实现点对点信号传输,系统可以支持多通道同时呼叫对讲,不会存在占线现象。
系统开放性:数字对讲系统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传输协议,提供标准化开放性的接口,为和其他系统集成提供了方便。
抗干扰能力强:各音视频、控制信号全部采用数字化,传输无损耗,不受线路干扰,不受距离限制,信号稳定可靠。
升级扩展方便:数字化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产品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样一些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比较容易满足,今后的扩展升级也十分方便。楼宇对讲生产厂家
采用使用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对各方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1.对开发商而言,采用数字化可视对讲的智能化住宅可以为楼盘增加卖点,因住宅的高科技化提升建筑物的附加值,提升楼盘竞争力。智能住宅环保、智能、节能的新概念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
2.对于工程商而言,设备线材都很简单,为采购提供了便捷,成本上也更经济,采用标准化的布线与安装方式、使得安装与维护都非常简单。
3.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可靠的系统带来的投诉更少、管理和维护成本更低,并且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4.对于用户而言,数字化的可视对讲系统,能够提供高科技的家庭管理模式,让用户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带来更舒适安全便捷的体验。
[NextPage] 对于数字可视对讲系统,有以下几点建议:
1、进口品牌不一定比国产品牌好
我国住宅小区的规模小则几百户,大则上千户,且以楼寓为主,这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西方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国外在对讲系统容量上远不及国内。其实,如果仅从数字对讲技术、质量的角度讲,一些国产品牌早已达到甚至超过进口品牌,而且在某些方面比进口品牌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不要落入进口品牌一定比国内品牌好的误区。
2、识别是否真的是数字化产品
就目前而言,数字可视对讲无论在市场上还是技术上,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并越来越成为数字家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必须具备三大要素:视频压缩、语音处理、网络传输。所有音视频信号都必须经过数字化编码压缩后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所以,购买产品时,我们要看产品是否有RJ45接口,看中间联网设备是否通用。一般来说,这些联网的中间设备都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到,如果只能从对讲系统供应商那里购买的话,那肯定不是真正的数字化产品,真正的数字化产品是标准的,通用的。
3、产品工艺设计
由于对讲系统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每天我们都会使用,因此,产品的工艺外观的风格必须和家居风格接近。要想给客户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讲系统产品也必须有精美的外观。一般有实力的厂家,对于同一系列的产品会有多种颜色款式、结构设计款式,材质的选择也分高中低档,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人性化的操作设计,会让用户感到非常贴心。
4、防水防拆、防破坏
对讲系统的门口机不仅要求外观精致,还要求选用好的材质。门口机随时都面临着被破坏的可能,因此,它选用的材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防止窃贼恶意破坏。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还必须有的良好防拆装的设计,以防小偷等作案人员轻易将其盗窃。在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材质的表面处理上,都必须考虑到防水这个问题,以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5、系统的功能与集成
数字可视对讲产品除了担当可视对讲、遥控开锁等功能外,还可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异动报警、门禁系统、三表抄送、信息发布、智能家居控制、上网及视频点播甚至手机联动等增值服务。因此,在产品演示的时候,必须检测这些功能是否都具备,以满足住宅区对功能的需求。要满足现有的社区发展规模,所以,系统的功能必须非常强大。
6、性能指标及实地检测
数字对讲系统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对讲,因此,通话声音是必须考察的,可查看音频信噪比、失真和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要考察电路板工艺,测试产品的电气指标,如电流电压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