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研究
物联网“十二五”成型 安防企业成主力
2011/8/17 9:56:00   搜狐证券

  抓紧制定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表示,当前,加快发展物联网,必须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多措并举。他指出,加快推进物联网研发与应用,对于增 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意义重大,物联网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苗圩指出,要深入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国家发展规划,统筹部署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加强各部委间协调,抓紧制定促进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路线。

  苗圩要求,要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扶持机制。完善物联网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和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物联网产业,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支持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发展物联网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诸多领域也已有了初步应用。但是,由于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在发展中,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次的技术与产品接口大多还未实现标准化,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条件和市场还需要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为此,苗圩明确了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四大重点。一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支持重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技资源平台的整合和共享,组织开展重点关键领域技术攻关。

  二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加快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加强对物联网系统结构、参考模型等总体标准,物联网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以及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

  三是加强产业合作,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应用。根据现有条件,要选择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等示范效应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在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要大力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工业,加快物联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四是发挥市场优势,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要支持企业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鼓励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培育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资金投向物联网

  苗圩表示,将完善物联网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和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物联网产业,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支持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苗圩还表示,将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扶持机制。

  据业内人士介绍,物联网首批5亿元的专项扶持基金已经下发,有500多家物联网相关公司获得补助。

  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已具备了发展物联网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部分领域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规模,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在交通、物流、金融、工业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国防军事等领域已有了初步应用。但物联网技术集成性高、应用跨度大、产业链长、产业分散度高,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在发展中,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次的技术与产品接口大多还未实现标准化,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条件和市场还需要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针对我国物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目前已有的基础,苗圩表示工信部将做好以下工作: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掌握发展主动权;加强产业合作,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发挥市场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求实现重大突破。

[NextPage]
  工信部:多措并举加快发展物联网

  当前,加快发展物联网,必须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多措并举。要深入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国家发展规划,抓紧制定促进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路线。

  苗圩表示,针对我国物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目前已有的基础,要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深入应用,力求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支持重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技资源平台的整合和共享,组织开展重点关键领域技术攻关。

  二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加快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加强对物联网系统结构、参考模型等总体标准,物联网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以及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

  三是加强产业合作,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应用。根据现有条件,要选择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等示范效应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在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要大力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工业,加快物联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四是发挥市场优势,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要支持企业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鼓励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培育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

  苗圩还认为,应当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扶持机制。完善物联网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和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物联网产业,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支持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2011年物联网行业投资策略:重点关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和视频监控应用领域

  物联网是未来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战略性产业。

  工信部主办的“2010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评选活动于12月21日揭晓,十大关键词高度概括了2010年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是对中国通信产业年度发展的一次视角独特的总结与注解。“物联网”继09年后,再次入选,名列十大关键词第2位,彰显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物联网的三大典型特征可归纳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从网络层次上来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根据物联网对感知、网络传输、应用层次的划分是寻找物联网投资机会的基本逻辑。从产业链来看,位于感知层的传感器厂商和位于应用层的系统解决方案商受益将最为明显。应用解决方案是物联网产业链的驱动核心。

  我们认为应该重点把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视频监控这三个市场容量大,增长明确的领域,相关龙头企业将极大获益。

  尽管中国物联网目前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大困难:一是标准体系不成熟,另一个是关键技术研发急需突破。物联网遇标准化瓶颈,利益“博弈”难达统一,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在发展初期应做到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并重。

  基于以上投资逻辑,重点推荐以下上市公司:新大陆,远望谷,海康威视,科陆电子,启明信息,银江股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