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广东江门警力大联防 促侨乡和谐发展
2011/9/21 10:58:00   江门日报

  近年来,广东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侨乡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平顺。在经济稳步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是谁为我们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让社会各阶层齐心协力参与到建设幸福侨乡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来。

  现在,江门市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这些离不开保卫江门市社会稳定的政法部门的鼎力配合。是他们走在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最前沿,急人民之所急;是他们挺身而出,保护群众于危难关头;是他们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方便了老百姓,降低了社会管理风险……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江门市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维护社会稳定

  参与社会管理

  为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09年5月19日,江门市维护社会稳定律师团正式宣告成立,百余名优秀执业律师获颁聘书成为维稳律师团成员,为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健全维稳律师团机制,江门市还专门出台《关于江门市维护社会稳定律师团承办案件的工作意见》,有效促进了维稳律师团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江门市还建立了维稳督导员机制,积极推动维稳工作的落实,并切实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同时,为了克服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无脚”、信息不畅、耳目不明、法律监督缺位等瓶颈问题,江门市检察院总结分析设立镇(街)检察联络点的成功经验,于去年8月在全市中心镇(街)设立29个派出检察室,主动延伸检察机关在基层打击犯罪、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触角。

  诉前联调机制是当前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当事人矛盾的和谐解决与合法权益的尽快实现,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整合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建设幸福侨乡的客观需要。去年3月底,广东省首个诉前联调工作室在新会区人民法院揭牌,并开始运作。诉前联调工作室对拟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纠纷案件,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法委牵头、综治办协调、法院为主、多方参与”为工作原则,采取综合手段,多渠道、多方法,免费为群众提供诉前调解服务。其高效便捷、便民利民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了民事和解,增进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江门市政法系统不断将工作重心下移,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建平安侨乡、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全市7个市(区)80个镇(街)1299个村(社区)中心(站)已全部建成。去年市、县(区)、镇(街)三级投入政法综治工作经费13.58亿元,投入群防群治经费1亿多元,有效整合了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获全省考核二等奖。如今,江门市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并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矛盾化解器,百姓心中新包公”。

 

[NextPage]

  消除安全隐患 增强群众安全感

  今年,江门市公安机关通过加强值班备勤,加大重点地区和部位的巡逻防控力度,强化排查各类治安隐患、严厉打击路面犯罪等多项工作措施,确保大运期间江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另外,江门市还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广大政法干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治安重点整治专项工作中,加大投入,强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和涉毒违法犯罪。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加大检查,强化整治,努力消除各类场所和虚拟网络安全隐患。

  去年,江门市组织开展“粤安10”、创“平安世博、平安亚运”、打黑除恶、“两抢一盗”及“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促进江门市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两抢”和盗窃案件数量大幅下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欧钜明多次到各市(区)检查督导排查整治工作,强调要做到明确整治重点,做到有一套严密的整治方案;有一个硬性的考核标准;有一道明确的限令;有一个得力的整治班子;有一套长效的打防机制。

  针对去年全国及全省接连发生幼儿园的师生、儿童遭受暴力伤害的恶性案件,江门市各级公安机关将维护校园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打造校园“防火墙”,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和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通过上述种种举措,江门市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度不断提高。

  整合警力资源 实行治安联防

  在江门市建设“平安江门”的过程中,公安部门功不可没。他们通过整合警力资源,进一步充实了巡警队伍和打击“两抢一盗”专业队。同时,公安部门还实施了“大联防”战略。

  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社区专职治安巡逻队伍3000多人,其中江门市区就有1500多人;农村墟镇和工业园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近4000人,实行镇村联防、村村联防,筑起严密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公安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安全保卫组织和保安队伍建设,要求辖区各单位内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切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我市公安部门还推出“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在全市建设统一协调、资源共享、完善高效、覆盖全市的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增强科技防控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中的实效。

  另外,江门市公安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反应快的治安卡口网络,提高了对盗抢、假套牌机动车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的防控打击能力。

[NextPage]

  化解社会矛盾 畅通投诉渠道

  近年来,江门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在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江门市成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工作网络,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同时,江门市不断加快户籍管理改革步伐,逐步放宽入户条件,推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公安部门加强对出入境部门的管理,简化出入境手续,进一步放宽群众出入境旅游、探亲、经商等活动的条件。

  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江门市建立了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落实帮教管控措施。对娱乐场所,公安部门则加强技术防范,派驻保安,使娱乐场所刑事案件发案大幅下降。

  在便民利民措施方面,除了与珠海、中山公安机关联合推出的10项便民利民措施,江门市又推出了18项便民措施。如办理出入境证件IC卡自助申请、网上受理申请、短信查询办理进度、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交通违法自助缴交自动销号、开发使用机动车注册登记信息预录入系统、设立摩托车登记服务站等等,同时已有45项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受理、审批或查询,其中16项率先实现“一站式”网上服务。

  江门市还依托“平安南粤网江门分站”,开通在线咨询、业务查询和网上警务室等版块,进一步畅通群众咨询、投诉渠道。通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推进队伍建设 提升执法水平

  “平安江门、和谐侨乡”的建设,离不开一支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江门市通过“廉政警示教育年”、“作风建设年”和纪律教育学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面落实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和责任励警方针,不断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政法队伍建设,促进了队伍作风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使政法队伍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欧钜明亲自带队到市直政法各部门和各市(区)基层政法单位,开展公正廉洁执法的调研活动,他强调要大力推进执法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练内功”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大培训,技能大练兵,素质大提高”专题活动,提升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大力推行“阳光工程”,扩大审务、检务、警务、狱(所)务公开,切实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赢公信。

  江门市政法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以“执法为民”、“作风建设年”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先后邀请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浙江大学教授何俊分别作《红岩魂——忠诚与背叛》与《国学与政法干警职业道德建设》的专题报告等,不断增强干警的执法为民意识,提高干警的职业道德。

  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任重道远。欧钜明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江门市政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力服务保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江门”这个核心。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稳定、执法监督和队伍建设四项工作为抓手,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政法机关自身建设水平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江门市经济社会跨跃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