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视频监控助力河南项城打造平安城市
2011/9/20 13:30:00   HC360慧聪网

  今年以来,河南周口项城市的政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市政法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平安项城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了全市社会政治大局平稳,2010年平安建设工作荣获周口市显著进步奖,为该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强力推进政法“一把手”工程,把政法工作与经济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政法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优先保障,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技防建设,招聘并解决了450名巡防队员的工资、装备,市综治专项经费由人均0.2元提高到0.4元。

  严打整治斗争再获新战功

  该市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严打整治工作,从组织、人员、经费上给予保证。为扩大声势,该市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宣传单、发放《致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悬挂过街横幅、发送严打整治手机短信、滚动播出电视流动字幕等方式,营造出了浓厚的“严打”舆论氛围。该市公、检、法、司密切配合,以“破大案、打团伙、追逃犯、治乱点”为主攻方向,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打黑除恶、命案攻坚等工作为重点,组织精兵强将,开展破案会战及春季集中打击活动。4月27日,在周口市召开的全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该市政法委、公安局及检察院被表彰为全市打黑除恶先进单位。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市、乡、村”治安巡防队伍。进一步加强150名专职巡防队员的作用,协助公安特巡警对城区的重要路段、复杂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防控。为全市15个乡镇配备300名专职巡防队员,做到了正规化、经常化巡逻。各行政村都建立了10人以上的义务巡逻队,通过“十户联防”、“胡同联防”及轮流值班、打更放哨等形式,广泛开展“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月”活动,促进了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

项城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孙鸿俊在秣陵镇调研综治信访工作

  进一步加大物防设施建设,村村安装“平安灯”,敲响“平安锣”。

  进一步加强城乡科技防范网络建设。全市18个乡镇办已建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重要路口和重点单位实行24小时监控。全市106个一级机构、157个二级机构和商场、宾馆、农贸市场、小区等重点部位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全市农村以平安互助网及视频监控为主的技防建设覆盖率已达到100%,入户率达到70%以上,乡镇所在地40%的行政村已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全市已形成“巡逻队常转、平安灯常亮、平安锣常敲、平安喇叭常响、视频监控常看”的全方位、立体式治安防控网络。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得到新加强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位一体”、“三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对涉及“三农”、国企改革、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等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强化责任,积极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突发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力的重大不稳定问题。

  政法工作机制有创新

  推进“一村一警一干两官”,建立了警民联系新机制。全市478个行政村实现了一名干警、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检察官、一名法官常年联系,每月至少在行政村工作3天,实现了警务前移,密切了警民关系、干群关系,做到了对违法犯罪早发现、早处置,矛盾纠纷早调处、早化解;实行“双月调查、单月整改”,建立了督促检查新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项城市法院

  多元调解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项城市法院努力构建多元调解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源头治理,做好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该院从抓小、抓早、抓苗头做起,做到“宣传走在教育前,教育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在全市建立起市、乡、村、组“四级大调解网络”现在项城市21个乡、镇、办事处,486个行政村全部达到了村组有民调员、乡镇有指导员,纠纷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信访不出市、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二是突出重点,做好引导行政调解工作。该院把解决好企业重组改制、劳动就业保障、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突出矛盾纠纷作为行政调解的重点,发挥行政调解优势,积极构建起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

  三是立足本职,全力做好司法调解工作。该院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指导原则。在民商事审判中,该院积极倡导和谐司法理念,加强诉前调解,注重诉讼调解,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以“惩罚犯罪、减少积怨、保护受害人、挽救被告人”为宗旨,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力度;大力倡导“消除对抗、互谅互让、积极履行”,加大执行案件调解力度,力争执行和解,案结事了。多年来,该院民商事案件的调解撤诉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部分调解结案率达80%以上,行政诉讼案件协调结案率达85%,执行和解率达56%。

[NextPage]

  项城市检察院

  以公益诉讼助推城区管理工作

  去年9月份以来,项城市检察院历时10个多月,先后通过专题调查、召开联席会议、下发检察建议等形式,对城区路面、排水管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因相关单位施工影响了市容市貌和通行安全的行为,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护公共利益,收到良好效果,推动了项城城区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近年来,项城市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城区不断扩容,供电、供水、供气、管网铺设等重复施工时使路面、人行道遭受严重破坏,既影响美观又影响通行,时有群众到检察机关反映。为此,该院以该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三城联创”为契机,坚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对市区路面、人行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破坏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拍照片1000余张,发现因施工遭到破坏的有300余处。在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后,该院召集城市建设管理局、水务局、自来水公司、水厂、电信局、天然气公司等18个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场展示了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损坏资料,通报了检察机关调查情况,并向有关单位下发了《检察建议书》,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将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起公益诉讼。

  为确保公益诉讼案件达到无缝对接,该院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以此推动城区管理公益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

  据悉,为推进该市首个公益诉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项城市检察院及时制定了《项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等相关配套制度,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两方面对受理案件范围、办案流程进行了规范。

  项城市公安局

  清网追逃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6月25日以来,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项城市公安局精心组织追逃专项行动“清网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警种、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成功撤网逃犯78名,有力地维护了全市治安大局稳定。

  精心组织。成立了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周运杰任指挥长,市公安局政委张国营任副指挥长的追逃指挥部,制订了周密的追逃方案,先后3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动员。

  多措并举。一是澄底建档。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市网上逃犯进行澄底。按照每名逃犯“一名分包领导、一套行动方案、一份逃犯档案、一个抓捕小组、一项保障机制”的“五个一”标准,逐人建立档案。二是加大劝投。对罪行较轻的逃犯围绕其社会关系,加大劝投力度,制作了500份《致在逃人员家属一封信》,分发到每名逃犯家属手中,讲政策、讲法律,争取投案。截至目前,该局已成功劝投逃犯31名。三是定向追捕。对潜逃地点明确的逃犯,该局组织了强有力的抓捕小组,主动予以抓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先后向新疆、陕西、广东等地派出抓捕组10个,抓获重要逃犯12人。四是比对抓捕。在日常办理证照、户籍过程中,先行比对身份,发现嫌疑对象,迅速将其抓获。6月26日,城郊派出所在户籍室通过网上比对,将重伤害嫌疑人司某成功抓获。7月4日,丁集派出所通过网上比对,将伤害嫌疑人孙某成功抓获。

  严明纪律。为确保专项追逃取得实效,建立了班子成员、所队长、辖区民警三级追逃责任制,如不能按期完成任务,连带追究三级责任。组建了专门督察队,围绕“清网行动”开展专项督察,发现工作迟缓、措施棚架的,坚决严肃追究。

  抓平安、保稳定

  促发展、求和谐

  本报讯近年来,项城市李寨镇紧紧围绕“抓平安、保稳定、促发展、求和谐”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平安李寨,多次在周口及项城市的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全市前列,连年被周口市及项城市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上下贯通,领导有力,奖惩到位。该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政法的副书记、综治副主任任副组长,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负责人和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成员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签订《平安目标管理责任书》,每月一汇总,一季度一总结,半年一考核,奖惩兑现,赏罚分明。

  重心下移,强本治源,齐抓共管。针对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和高危人群制定的“三排查”是该镇平安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每月逢9日该镇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进行滚动式排查,做到关口前移,人员下沉。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纠纷和不稳定因素65个,调解成功65个,调处成功率达100%。对一些难解问题实行定领导、定措施、定责任、定奖惩和包问题解决的“四定一包”责任制,达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镇。

  科技先行,静动结合,内防外控。作为“静”,该镇实施了科技先行的平安喇叭、平安灯和视频监控安装工程,目前全镇已安装平安灯3760盏,摄像头956个,重要部位设置治安警亭2个,镇区和各村口视频覆盖率在98%以上。作为“动”,该镇组织20人的专职巡防队与500人的村级治安巡逻队及派出所警力有机结合,在全镇开展全天候巡逻。

  重拳出击,综合施治,多管齐下。今年以来,该镇组织派出所、法庭等职能部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刑事拘留7人,行政拘留6人。严打整治的态势震慑了犯罪,教育了群众,净化了社会环境。

  多措并举促平安建设

  本报讯近年来,秣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工作,坚持把平安和谐秣陵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一、夯实综治基础,确保有人管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镇坚持“两个到位”,健全“两会一队”,成立“一村一员”。“两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明确一把手为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综合治理工作和平安建设负总责。二是责任到位。镇党委与各村签订了平安建设保证书,实行镇领导班子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使平安建设各项措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两会一队”:各村建立健全民调会、治保会,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义务巡逻队。“一村一员”:每村明确一名综治专职。

  二、提供经济保障,确保有钱办事。该镇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年初以来,该镇制作过街牌、固定宣传广告牌11个,“一村一警一干两官”公示栏29个,刷写固定墙标126条2500平方米,悬挂过街条幅68幅,组建义务巡逻队106个,亮化路灯6300多盏;投资10万元建立了6个综治示范村;106个自然村全部安装了平安灯,配备了平安锣、巡逻棒和平安互助喇叭,部分行政村安装了视频监控,构建了有效的治安防控网络。

  三、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有章理事。该镇始终把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作为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保障性工程来抓。一是完善情报制度。二是完善排查整治制度。截至6月底,全镇共排查各类不安定因素29个,成功化解27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