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事实上,相比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理应成为物联网的主要连接技术。作为lte的演进型技术,4.5g除了具有高达1gbps的峰值速率,还意味着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更多连接数,支持海量m2m连接以及更低时延,将助推高清视频、volte以及物联网等应用快速普及。蜂窝物联网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相比较传统的蓝牙,wifi等iot技术,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技术具有5大优势:大容量,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和高稳定性。技术优势显著,为支撑物联网产业进入爆发期提供重要条件。
大容量
nb-iot比2g/3g/4g有50~100倍的上行容量提升,意味着同一基站使用该技术,能够比现有的无线技术提高50~100倍的接入数。这在物联网时代,为接入硬件设备数量的爆发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广覆盖
nb-iot比原先的lte连接提升20db的增益,相当于发射功率提升了100倍,因此穿透性更强,如此前较难覆盖的地下车库等。
低功耗
通信设备能量消耗与数据量或速率密切相关,而nb-iot聚焦小数据量和小速率应用,还能引入超长drx(非连续接收)省电技术和psm省电技术,使得功耗大大降低。nb-iot的功耗仅为gsm的1/10。
低成本
由于低速率和低带宽,其所需的rf?pa等要求将更低,对于其芯片的成本将显著降低。同时,由于nb-iot可直接部署于gsm?umts?lte网络,现有的基站复用也可降低部署成本。
高稳定性
nb-iot使用的是单独的180khz频段,不占用现有网络的语音和数据带宽,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来物联网业务与传统业务同时稳定地进行。以智能抄表为例,采用有线plc抄表数据的回收成功率在60%左右,而nb-iot可以保障数据成功回收率达99%,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
因此,nb-iot技术更好地为万物互联的世界提供了可能。随着此次nb-iot标准尘埃落定,2016年将成为nb-iot商用元年,万亿级物联网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
从产业内,我们看到华为已经积极参与布局,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基站?核心网?芯片?操作系统及数据管理平台。爱立信?高通等主流芯片与模块场也在研发相关产品支持nb-iot。
迎来基于标准化的物联网专有协议,带动产业迎来全新业务增长点,如果以sim卡指标统计,全球移动用户渗透率已超过100%,运营商在“人的连接”方面的业务已然增长乏力。因此,运营商希望打造全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物联网市场恰好孕育着巨大市场空间。
根据gartner预测,2016年将有64亿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同比增长30%,2016年物联网服务方面的支出将增长22%,达到2350亿美元。而由于传统的3g?4g网络无法满足物联网设备低功耗?低成本等要求,大部分物联网设备目前主要使用wi-fi?蓝牙等iot技术,仅有10%的物联网应用基于蜂窝网络,运营商难以获利。
随着此次nb-iot标准制定工作的完成,将有助于nb-iot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nb-iot技术凭借其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将助力运营商抢占快速增长的物联网市场份额,成为未来运营商新的业绩增长点。
物联网市场万亿级规模,上游物联网芯片厂商有望最先获益,助推物联网产业迈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年均增速30%左右,2018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芯片作为物联网的核心设备,在物联网中的所有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物联网芯片主要包括:mcu?fpga?memory?sensor?连接芯片等。
物联网行业若进入快速增长期,上游芯片厂商首先受益,嵌入式芯片方面本土厂商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小且受益我国巨大的下游市场需求,将有望优先获得大额订单迎来业绩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