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漫谈:视频服务器编解码技术与选购要点
2013/4/16 9:15:00   安防监控网

网络视频服务器是一种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完成网络传输的专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市场上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现在存有采用M—JPEG、MPEG4、H264等多种编码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产品。

视频服务器编解码技术

网络适应性是影响网络监控设备能否取得更快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因素,因此,接下来将会有大量的网络适应性技术被应用到IP前端与管理平台中,视频编码器也不例外。在这些网络适应性技术中,与存储、传输、管理相关的三个方面应该是最迫切的。

1、ANR技术

与存储相关的网络适应性技术主要是ANR。ANR的前提是视频编码器支持本地存储,同时系统部署有中心存储。网络正常时,所有录像在中心完成;当网络发生故障时,支持ANR的视频编码器和中心管理平台将同时侦测到故障,并各自建立与时间相关的日志,同时视频编码器启动本地录像,利用本身内置的存储介质进行存储;在网络恢复正常后,视频编码器与中心管理平台将比较各自建立的日志,检查比对网络失效时的数据,然后由视频编码器将本地存储的录像上传至中心存储设备,完成后自动删除本地录像。ANR技术一方面可以提升存储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录像文件的完整性和统一管理性。

2、速率调整

与传输相关的网络适应性技术主要是指速率调整技术。网络正常时,视频编码器以正常编码速率上传监控码流到中心平台;当网络发生拥塞时,视频编码器能自动检测到拥塞,然后通过自动调整视频分辨率、视频帧率等编码参数进行码流占用带宽的调整,以保证监控码流可以稳定上传;当网络恢复时,视频编码器再自动恢复之前的编码传输。

3、人性化设计

与管理相关的网络适应性技术主要是指人性化设计。网络发生拥塞时,要能够主动提示管理人员和浏览人员并记录;前端视频编码器IP地址与其他设备冲突时,要能够有一定的机制通知中心管理平台,由平台主动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并记录等等。

智能化

智能化是视频编码器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智能化对视频监控而言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将实现视频监控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的变革,让监控人员从繁琐的操作、海量的信息查询中解脱出来,并帮助他们达到更高效、更精确的监控管理目标。所以,智能化一定是未来视频监控领域至关重要的核心功能。

视频监控智能化在实现方式上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中外加一套单独的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与模拟视频对接;第二种是在中心管理平台上集成智能分析模块或智能服务器,实现中心智能,第三种是在视频编码器中集成智能功能,实现前端智能。这几种方式中,在视频编码器中实现前端智能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NextPage]

视频服务器选购要点

面对琳琅满目的视频服务器,这里我们主要是根据功能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视频服务器产品。

1.产品是否具备相关资质。虽然产品资质并不完全代表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但却是很多系统集成项目验收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产品是否合格的基本条件。

2.传送标准实时活动图像的实际带宽需求。这是衡量网络视频服务器总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带宽意味着网络使用费用的增加,对最终用户而言,这将动摇他们采用数字监控模式的决心,毕竟经济性是任何企业单位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远程视频传输的延时性。虽然说,传输延时对任何一种网络视频服务器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同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延时值不同。延时值高低将直接影响数字监控的效果。试想一下,当监控人员在监控中心通过鼠标控制前端摄像机云台时,在五秒钟内点击了五次鼠标,而在第十秒钟后才在显示器上看到第一次点击后的云台控制效果,那会怎么样呢?

4.IE监控功能。常规的监控管理软件为实现功能的完整性,操作繁琐不便,甚至需要专门培训学习才能熟练掌握。管理软件提供了适合于领导或非专业监控管理人员使用的简单的WEB版监控管理软件选择,可以IE网页形式提供单画面图像的监看、录像、控制等功能,用户无须安装专业软件,在进行监控图像选择时无须记忆输入不同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复杂IP地址,仅需访问系统的WEB服务器下载事先设定的监控点名称等配置信息控件,鼠标点击选择相关图像名称就可以实现监控功能。

5.图像压缩算法标准。目前的主流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压缩算法标准不外乎有MJPEG、MPEG-1、MPEG-4三种。

6.监控中心可以同时监控、录像的视频路数。由于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器多用于对多个分散网点的远程、实时、集中监控,因此,监控中心可以同时监控、录像的视频路数是衡量远程集中监控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理论上可同时对无限多个监控位点图像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录像。但在实际应用中受监控中心实际网络带宽的限制,如中心网络带宽为10M的话,假设每路视频占用250K,则最多可实现40路视频的录像,除非降低每路视频带宽或增加网络带宽。

7.质保问题。质保问题是工程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工程商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不尽人意的售后保修服务将直接影响工程商的声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