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焦点评论
西藏山体塌方 灾害智能预警如何尽快建立
2013/4/1 11:43:00   中国安防行业网

    3月29日6时左右,中国黄金集团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内的西藏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普朗沟泽日山发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大量碎石掩埋了距山口2公里的施工民工宿营地,83名工人被埋。

    经过60多个小时的艰难奋战,截至3月31日21时15分,救援人员在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山体滑坡现场共挖掘及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截至3月31日晚6时,救援人员已经挖掘了105万立方米土石。

    另据附近村民回忆,事发凌晨6时左右,山体突然滑坡,大片大片的山石从山顶滚下,巨大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山谷,十分可怕。武警西藏水电部队第十支队旁多项目部政委蒋益表示:“滑坡现场呈V字形陡坡冲沟,山顶发生塌方,加之山势滑陡,造成泥石流,冲沟长3公里,坍塌石方量达200余万立方米。”

    针对灾难发生的原因,据相关人员透露,连续雨雪天气可能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此次滑坡与采矿活动等是否有直接关系,还没有具体定论。

    此次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也许无从谈起,但是我们从以下案例却可以发现另外的一番天地。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原因都得有相关的预警机制进行预防。

    西藏自治区国土部门针对西藏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已经建立了自动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相关专家介绍称“滑坡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形,最前面的部位会发生鼓胀裂缝,中后部出现拉张裂缝。在这些位置安装裂缝位移器、裂缝报警器,可以实时监测滑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如果裂缝加剧,报警器会自动报警。”这样以来相关部门就可以及时通知危险区域内的群众撤离,并做好相关准备。

    河北省滦平县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滦平县气象局选取了大屯乡设施农业示范区、西街铁道桥城市内涝易发区、牤牛河拟建第五道橡胶坝、周台子村滦河与潮河的汇集处作为气象灾害防御实景监控点设置了监控头,利用基于3G无线通讯网络的“宽视界”远程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图像浏览、图像抓拍、云镜控制、录像等功能,使气象服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对监测点的天气状况进行远程监测,同时为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存档,为灾害评估提供依据。该系统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滦平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

    近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天气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更好的预防各种灾害发生,建立灾害应急预警发布系统显的尤为必要。针对近期自然灾害恶劣事件频发,美电贝尔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给我们系统介绍了该如何建立灾害应急预警发布系统。

    建立灾害应急预警发布系统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呈逐年变暖趋势,大范围不规则异常天气不断涌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直接威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冷害、冻害、寒害、暴雪、冰雹、浓雾、暴雷、龙卷风、大风、热浪、沙尘暴、干热风、连阴雨、热带气旋、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天气经常走极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呈现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左右,利用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水利局、气象单位、广播电视局、防洪抗旱办公室等的重要施政内容。

    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

    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设计、开发并推出基于覆盖全国的无线移动网络及自建FM无线调频网络的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该系统是采用国际先进的INTERNET网络、RDS技术、GIS地理信息、蜂窝网络带宽传输、嵌入式文语转换、LED显示控制等技术,产品集“无线文转语应急广播”、“电话应急广播”、“无线LED显示屏发布”、“FM无线调频广播”、“本地MP3播放”、“本地MIC广播”、“本地软件无缝管理”于一体的灾害预警发布系统。可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解决灾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预警能力,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

[NextPage]

    应急预警发布系统方案介绍

    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方案设计遵循“先进科学、稳定科学、方便扩展、经济适用、安全保密”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等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系统原理:

    气象服务/灾害预警/科技信息发布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和使用接入INTERNET网络的智能应急预警发布广播平台,将天气预报、病虫灾害、地质灾害、科技兴农、时政方针、应急情况等信息定时或手动发布。经TCP/IP协议对所发布信息数据进行分组、封装送入INTERNET传输,再由INTERNET骨干网的GN接口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GTP隧道协议对接,用UPP/IP协议报作为承载层将智能应急预警发布广播信息送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国31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均有良好覆盖,基本上在手机可以打电话的地方都存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无线移动网络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通过自建的FM无线调频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覆盖。智能应急预警发布广播信息通过蜂窝宽带网络传输技术和RDS技术在无线网络中分组交换传输覆盖。

    综合应用控制广播主机是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FM无线调频方式进行数据和语音通信的,能够实现将CDMA/GSM/GPRS数据、文字、短信息、直接电话拨号,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并进行放大输入,能够将CDMA/GSM/GPRS数据、文字、短信息转换为LED实时显示,可将接收信息与否状态上报智能应急预警发布广播平台。

    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组成

    ①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平台;在省、市、县或镇建立智能应急预警平台,定时/手动发布所在范围各类气象、防汛、灾害、农业、科技、时政等综合信息,并通过无线移动网络结合自建FM无线调频网络空中发送。

    ②综合应急控制主机;在区、镇或村通过综合应急控制主机,将信息发送到LED终端接收屏上滚动显示,同时转换为语音(男声、女声可选)通过已有扩音机经大喇叭(高音喇叭)播放出来。将气象、防汛、灾害、农业、科技、时政等信息实时通知,使村民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实情,做好预测和改进。

    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功能特点:

    系统功能:文语转换:支持气象等信息文字转语音广播输出;LED显示:可外控LED屏,接收气象等文字信息;定时播报:支持气象信息定时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紧急播报:支持手动发送信息紧急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播报设置:支持语音男/女声选择,音调和语速可按需设置;显示设置:支持LED显示文字滚动速度设置;次数设置:支持语音播报次数、LED显示信息次数设置;身份鉴别:支持信息发送者身份锁定和鉴别,非法信息不予接受和播报;状态监测:支持发送状态实时监测,信息发送成功与否软件有明确提示,手机发送信息发送成功与否有明确短信回复;FM调频发射:综合应用控制主机接受到信息同时通过FM无线调频方式发射到下一级调频功放;音频播放:支持本地MP3播放;防护等级:室外调频接收功放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等级IP66;本地广播:支持本地线路与本地话筒接入;设备供电:设备自带直流12伏供电,本地220V供电。

    系统特点:广域覆盖:无线移动网络在全国31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均有良好覆盖,基本上在手机可以打电话的地方都可传输智能应急预警广播,在移动网络普及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建FM无线调频网络来实现预警广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域覆盖到每个村落;永远在线:系统只要激活无线预警广播应用后,将一直保持在线,类似于无线专线网络服务;按量计费:无线专线网络服务虽然保持一直在线,但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费用低廉;高速传输:采用蜂窝网络带宽传输,可支持53.6Kbps的峰值传输速率,传输速率高,传输速度快;实时发布:随时发布和接收信息,且可以定时或立即显示和播报;扩展无限: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无线GPRS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在GPRS无信号的地方,通过FM调频方式发射信号,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的及时有效播放;安装方便:只要有无线信息网络,智能应急预警广播终端接通电源即可;电源保障:设备自带12伏供电,在本地断电情况下使用蓄电池直接供电,同时在户外没有室电的情况,利用太阳能给终端供电,环保并且安全;本地管理:通过综合应用控制主机软件可管理任一终端的工作状态(无论是GPRS接收终端还是FM接收终端),实时管理播放前端控制中心来的信息或者本地MP3、话筒广播。

    智能应急预警发布系统方案成功案例

    2013年1月份,美电贝尔智能预警应急广播系统解决方案成功运用于江西省2011国家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中,此套方案可快速、及时、准确的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依据,被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誉为“生命的保护伞”。

    近年来,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极端灾害性天气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地山丘区洪水、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毁、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快山洪灾害防治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江西省地处我国南方,长江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约1400~2000mm,降水多集中于春夏两季,降水时间集中,江西省山地,丘陵较多,因此非常容易诱发小流域的山洪灾害。此次江西省应急预警项目采用美电贝尔智能预警应急系统解决方案,它可通过智能应急预警发布广播平台,将天气预报、地质灾害、应急情况等信息定时或手动发布。及时的发布预警信息,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当地百姓称为”生命的保护伞“。

    未来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发展前景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对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信息的要求急剧增强,但针对农村和农民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仍显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建设农村智能应急预警广播平台,安装气象预警LED显示屏和气象灾害应急广播系统,是加强区域性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来讲,“大喇叭”最普及、最方便、最经济、覆盖面最广,“综合应用控制主机+大喇叭+显示屏”的模式,彻底解决了气象信息到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能力,带来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