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期栏目中,我们为大家找到了一款关于手机视频监控道路的文章,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流量不够用;在第二期栏目中,我们又为大家实测了3G和wifi无线下,道路监控所需要的流量,很多网友认为以目前的运营商资费标准,一般用户也很难承受。那么,对于流量大、费用高的问题是否有方法可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如果用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远程监控肯定以图像为主,无论是视频截图还是15秒的视频片段,都通过前方探头传输到后端,形成一帧一帧的图像。那么,如果减少图像KB数,是否就能减少后端的流量呢?不妨我们可以试试看…
无论是影响监控图像占存储空间大小还是图像本身的大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
·图像清晰度:在统一图像格式下,图像清晰度越高自然图像所占空间就越大。
·大小:其图像的大小跟图像清晰度有一定的关系;在保证同一清晰度的情况下,自然大尺寸图像所占空间就越大。当然,在监控系统中,由于生成的图像大小相同,因此也不存在大小问题,但前端采集和后端生成的图像大小有明显差别。
·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数字监控摄像机分IP网络监控和HD-SDI监控,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生成的图像是有损压缩,而SDI监控设备生产的是无所压缩图像。
手机监控:图像清晰度测试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图像清晰度的测试。笔者选择了两张同样的视频截图,通过软件将它以最高和最低的图像质量输出,输出之后我们将图像进行对比。在同一分辨率(720P)的条件下,清晰度不同,所生成图像的KB数就不同。
除了清晰度外,对于图像大小的测试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可以想想的。在同一分辨率下,大尺寸图像所占存储空间势必要大,而小尺寸图像自然KB数要小许多。同样,笔者选择同一张图片,在同样输出质量的情况下,我们将图像的大小分别截图宽17.62和8.82cm(高自适应),形成的图片对比如下。
图像大小:500*281
实验证明,图像大小与清晰度与图像数据KB数成正比关系。对于手机监控来说,看来大图片和太过清晰的图像才是消耗你流量的杀手。
颜色丰富度与图像存储空间
其实,除了大小之外,你又是否想过图像颜色的丰富程度与图像大小也有关系了。其实这也是笔者好奇已久的事情,为了验证色彩的丰富程度,笔者选择了同一分辨率的彩色成像和黑白成像,我们来对比看看。
首先,图像在未经过任何处理之前,我们通过截图可以看出黑白图像所占空间要比彩色图像小。其次,我们将两张JPG格式的图像以PNG格式输出,通过画质对比来看黑白图像明显要高于彩色图像,且从图像KB数大小来看,黑白图像反而高于彩色。
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反应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色彩单一环境中,PNG能够提供更高画质的图像;另一个是在JPG默认格式下,彩色成像的确比黑白成像所占空间大。这也让笔者想明白一个问题,夜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黑白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彩色。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将手机监控成像转换成黑白模式,其实也并非不可以。
要在图像质量上控制流量,那么监控摄像机输出的图像才是根本。从行业监控设备来说,主流的数字监控摄像机有IP网络监控摄像机和HD-SDI监控摄像机,而这两款摄像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图像有损和无损。
有损压缩可以减少图像在内存和磁盘中占用的空间,其特点是保持颜色的逐渐变化,删除图像中颜色的突然变化。人类大脑会利用与附近最接近的颜色来填补所丢失的颜色。而对于无损图像来说,相同的颜色信息只需保存一次;从本质上看,无损压缩的方法可以删除一些重复数据,大大减少要在磁盘上保存的图像尺寸。但是,无损压缩的方法并不能减少图像的内存占用量,这是因为,当从磁盘上读取图像时,软件又会把丢失的像素用适当的颜色信息填充进来。
有损压缩地区能够减少图像的数据,但是它也会影响成像的质量,在监控领域中,H.264是目前最高效的图像压缩技术;而对于HD-SDI图像来说,它需要依附强大的数据存储资源,尤其在平安城市监控项目中,部分工程已经采用云存储技术。
针对图像大小和其所占的存储空间,除了前端设备外,手机成像质量也决定着一定的流量。据行业人士介绍,在标清情况下手机监控1小时所需的流量为10M,图像成像为QVGA标准;若要实现高清成像,其流量是现状的3~6倍。
显然,如果要节省手机监控的流量,那么就要压缩图像减少KB数,又或者将图像转变成黑白模式。在3G半成熟4G待起步的阶段,用户最关注的仍是流量&资费,当无线网络更成熟时、移动监控技术更过硬时,运营商和安防厂商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