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成为商务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很多企业也看到了视频会议所带来的商机,于是纷纷涌进此行业。但是,由于国内视频会议尚属发展阶段,缺乏行业标准,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
视频会议选购标准
标准一:24k极低网络流量时,声音依然流畅,确保会议顺畅进行
要保证视频会议好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声音流畅,才能让会议开得顺畅。而现在市场上很多视频会议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做到,直接影响会议效果。飞视美在行业内独创音视频分离技术,将会议的图像和声音分离编码传输,且音频优先。所以,即使网络质量特别差,图像已经无法正常传输,但声音依旧流畅,保证会议顺畅进行。
标准二:9种分辨率显示,智能流畅技术,营造会议现场
顾名思义,视频会议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视频”,即与会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且保证真实流畅地视觉效果。飞视美采用国际领先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对各种显示效果进行智能调整,提供流畅、靓丽的视频效果。此外,飞视美在设计中增强了差错恢复能力,使图像色彩真实饱满,和电视一样的观看效果,让参会者如临会议现场。
标准三:20KB一路音视流,普通家庭网络即可
市面上一般的视频会议对网络要求很高,网络稍微有些不稳定,就容易出现声音断断续续、图像卡等情况;或者只要进行视频会议,就会占用大部分带宽,根本没法做其它事情。使用者不得不配置更好的网络,成本增加。而飞视美则采用国际先进的音视频压缩技术,一路音视流低于20KB,普通家庭网络即可享受流畅的会议与培训。
标准四:2网合1,南北互通,快速进入会议状态
由于国内存在两大网络运营商(南电信北联通),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网络的用户在互通时容易产生障碍,导致出现音视频延迟、难以连接到同一个会议室等问题。飞视美拥有国内领先的多线路服务器集群,支持大规模用户接入,突破不同线路(南北方不同网络运营商)连接的瓶颈问题,在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地方,都可快速进入会议状态。
标准五:3分钟全盘掌握,操作极其简单
目前,很多视频会议的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根本没法操作,每次开会都要专人调试,最让人痛苦的是,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问题频频出现,要么无法共享文件,要么无法传输视频……会议效率低下。飞视美提供标准布局、培训布局、视频布局、全屏模式等多种布局,采用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操作简洁明了,3分钟即可全盘掌握。
标准六:3大角色,4大功能,让视频会议高效生动
一场会议要保持高效状态,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控,同时可以自由展示各种和会议相关的文档与文件。飞视美对各种会议进行长期研究,在行业内首次推出主席、主讲、出席三大角色并赋予相应权限,同时提供会议中必需的电子白板、文档共享、屏幕共享、多媒体共享四大功能,确保视频会议高效、生动。
[NextPage] 视频会议案例剖解
而最近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议电视需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为图象显示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高清视频会议电视已经成为众望所归,技术发展的方向。成为新一带会议电视系统的一个标志性的指标。
1.1、方案概述
目前,整个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够实现高清视频会议,也可以实现高清与常规图像混合视频会议。
1)高清会议终端(主会场)
2)高清会议终端(分会场)
3)常规会议终端(分会场)
1.2、方案配置
1.2.1 基本配置
1)高清会议终端配置:高清摄像头,麦克风,音箱或耳机。
2)普通会议终端配置:摄像头,麦克风,音箱或耳机。
1.2.2、其他配置
1)网络。
2)中控系统的服务器。
3)高清视频编结码器,高清显示终端(在高清场合需要)。
1.3、方案优势
1)高稳定性和可用性
视频会议系统是领导工程,稳定压倒一切;
视频会议因视频具有实时直观的特点,必须稳定可用;
由于会商协作、指挥调度系统等关键应用必须做到长期可靠应用;
2)先进性
系统设计行业一流,且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
支持最新的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关的规范要求;
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并且是应用成熟的系统;
有符合潮流的独创技术;
3)实用性
系统操作应用灵活方便,易于掌握;
针对实际应用的特点,具有多种管理方式;
系统的各种功能贴近应用,便于实际常规应用;
系统设计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4)集成性
高度集成,便于安装使用,便于工程连接;
在高度集成前提下,具有多种功能,便于相关设备接入;
各设备的功能,在系统集成后能充分发挥,能一体化协作;
5)可扩展性
考虑今后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
便于融入随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功能;
既能支持H.323会议电视标准,又支持SIP的视频会议标准;
6)灵活性
MCU同时支持H323、SIP协议的网络;
能够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的目的;
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讯、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
系统参数配置少,调整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6)安全性
结构、系统设计本身具有本质安全;
系统各环节具备权限及访问控制机制;
支持各种加密系统;
)可靠性
具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能长期稳定的工作;
结构简单,支持冗余备份,可靠性高;
对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较低;
系统启动快,系统掉电后再来电或网络传输中断后再恢复正常,系统恢复工作迅速;
系统具备各种级别的诊断及故障提示功能,便于诊断、维护;
8)经济性
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性能价格比在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经济性考虑了以下内容;
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
系统运行后经济效应预算的可能收益;
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
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用;
系统的易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