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全景摄像机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剖解
2012/9/24 9:09:00   安防监控网

全景摄像机发展至今已有十年有余,而真正的推广却是从近两年才开始的。因其高昂的价格、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图像校正后的低分辨率等因素的限制,全景摄像机并没能像其他普通摄像机那样进入大众的生活,而是主要定位在专业应用市场,比如大场景环境或易于垂直安装的场合。

全景摄像机应用特点

目前全景摄像机主要应用于室外视野开阔的场所,譬如道路交通、露天广场、小区楼宇、港口码头等,某些场所监控宽度甚至达到百米以上,在看清全景图像实现调度的同时,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再看清人脸、车辆牌照等细节。这些场合只需要在制高点安装一台鱼眼摄像机即可以满足一个场所内的全景监控。

与传统的监控摄像机相比,全景摄像机的优势包括:

超宽监控视角

一枚鱼眼镜头尽收360度全景,可取代传统的多支摄像机:用户只需要一枚专用的鱼眼镜头便能直接观看整个空间,四周的影像一次尽收眼底,完全消灭死角。

降低成本

全景摄像机的这种360度实时全景监控能力,使得无需为涵盖整个监控区域而安装多台摄像机,因而节省了摄像机硬件投资。监控摄像机路数大大减少,可以节省配套设备,如镜头、防护罩、布线、电源、录像、显示等相应配件和设备的成本,还可降低施工布线难度,节省安装时间、人工费用以及后续维护费用。

虚拟PTZ技术

采用虚拟PTZ技术,可以放大或移动监控视野内的图像区域,当转变方向观察另一个图像区域时,不会发出任何噪音,隐秘且不易察觉。由于没有机械移动部件,不需要时刻的进行机械化运转,全景摄像机不会发生任何磨损,产品结实耐用,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全景环视的图像失真矫正可对多个图像区进行,这样,与机械 PTZ摄像机不同,全景摄像机能同时观察和摄录多个不同的区域。

[NextPage]  全景摄像机发展趋势

全景摄像机发展至今已有十年有余,而真正的推广却是从近两年才开始的。因其高昂的价格、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图像校正后的低分辨率等因素的限制,全景摄像机并没能像其他普通摄像机那样进入大众的生活,而是主要定位在专业应用市场,比如大场景环境或易于垂直安装的场合。

目前,市场对于全景摄像机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更多的是厂家的宣广和引导工作。其实业界对于全景摄像机的技术并没有太多的争议或质疑,并且个人认为,对于全景摄像机的定义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辩论,关键是要看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要,是否解决使用者的具体问题。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要求“看得更多、看得更清”,所以全景摄像机必然有着很大的市场。

多技术融合是未来全景摄像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VMS支持

全景摄像机的图像处理需要VMS(视频管理软件)的支持,但由于目前的鱼眼展开算法都是厂家私有的,导致VMS支持范围非常有限。如何将鱼眼展开算法实现互通共享,实现统一标准接口,是未来设备厂家和集成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辨率

全景摄像机相对于普通摄像机而言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其超大的监控范围,然而从分辨率密度上来考虑,同样的像素的摄像机在监控更大的区域时会导致像素的分散和退化。这是由于监控范围很大,在与传统监控镜头共用大小相同的成像芯片上,就需要接收数倍的图像信息,这就造成画面分辨率的下降,因此只有在对监控图像画面质量要求不太高或使用高分辨率成像器件时才能使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300万像素的全景摄像机画面质量看上去像CIF分辨率。所以对于全景摄像机而言,提高画面分辨率是未来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低照度

全景摄像机大多数都没有ICR(机械式红外滤色片),导致其低照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为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更多关注全景摄像机的夜间效果,譬如采用ICR+红外补光或者提升感光器的感光性能来提升低照度效果。

宽动态

以鱼眼摄像机为例,其采用具有360度超大视角的鱼眼镜头监控整个场景,如此大范围的监控势必会导致全景摄像机在白平衡以及曝光等方面的处理困难。正是由于这点,限制了全景摄像机在室内的应用。解决好全景摄像机的宽动态效果,能够推动未来全景摄像机在室内环境的应用。

智能

如何解放安防的人力一致是智能分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全景摄像机的无死角监控的条件下实现智能分析一定能够带来更好的安防应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