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电子眼应用要点剖解与安装管理弊端分析
2012/9/13 8:52:00   安防监控网

随着科技的进步,车站、码头、机场、道路等许多公共场所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实践证明,安装电子眼在震慑罪犯、打官司取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子眼应用要点剖解

1、由于“电子警察”系统的建设涉及范围广,在市民中的反响大,政策法规,管理措施,技术准备,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在系统的建设中必须坚持谨慎的原则。政策法规建设,管理流程的理顺和技术准备三方面同时展开,齐头并进,确保系统投入使用後的正常运行,并要切实达到改善交通秩序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2、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系统投入的不同阶段以新闻、评论、专访和技术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各有侧重点的报道,得到广大市民普遍理解相欢迎。

3、要坚持改善交通秩序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要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以有限的投入达到监控点最大程度的覆盖,起到充分的震慑作用。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後的地区,要花小钱办大事?

4、在应用技术上应注意:要选择值勤民警较少到达的、违章现象较严重的、列入事故黑点的路口或路段安装“电子警察”。为提高拍摄的有效率和准确率及所拍摄图像的清晰度,避免一些含糊不清的违章现象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必须在安装现场进行仔细勘测,并分析该点的道路交通特点,然后精确合理地选择安装位置。

5、要结合各自系统及其应用的实际情况,认真、慎重、客观地面对各自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不足,全面,科学、深入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已有的情况与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反复进行试验,比较,筛选与优化工作,并要积极稳妥地寻找合适对策,果断地采取合理、高效又管用的措施与办法。进一步充实、优化与完善系统的配置与功能,切实提高其实战性和实用性。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道路交通监控、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发展与追求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时监视,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反应、科学高效,信息共享,监控、威慑、防范和打击并重”综合效能。

[NextPage]  电子眼安装管理弊端分析

电子眼位置设置不合理

城市绿化建设做的是越来越好,绿树成荫的围绕着小区周围或者小区小道旁,那些建设在小区里面的监控设施就像是沙层暴中人的眼睛,睁开了也看不见,原因是那些茂密的树叶遮挡了电子眼镜头,这就是工程施工时没有考虑的设计问题,这给小区的安全问题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小偷可以大大方方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电子眼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起到监控作用的。

物业管理轻视监控防范

经常看见某些小区的监控摄像机被风吹歪或者人为弄歪,有的甚至面向天空,长期保持那样的“姿势”,明显是没有人管理这些设备。应该是哪个部门管理维护呢?那当然是小区的物业,每个月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得为纳税人负责。

在监控室,笔者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每当到了晚上,监视器上某些画面就会跟着变黑,问了监管人员,他们说是摄像机没有夜视功能,也就是监控设备不属于红外摄像,这也是前期工程重大失误。现在红外摄像机的成本很低了,红外半球,红外枪机都很便宜,为了小区的便捷管理和安全防范,成本即使高也要花这个钱。

有不少的业主反映监控设备故障问题,维修时间很长,今天去登记说明问题,要等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修好,维修效率实在是很低。物业管理事务里面难道没有把这项列进去吗?

业主们花了数十万元安装的监控系统,为业主站岗服务有没有标准呢?目前各小区监控系统还属于自己安装、使用、管理,其建设、管理情况还不在公安部门管理范围。但公安部门已经决定,将对小区监控系统全部进行规范性建设,还将要求网吧、商场、小区等监控系统的图像资源与环卫、公安等部门共享,为公众服务。

专家认为,由于市场红火,很多不够资质的“电子眼”生产厂家的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还由于后天缺乏维护,造成很多“电子眼”形同虚设,变成电子瞎眼。先天质量缺陷加后天维护不当,让人们不得不对在用“电子眼”的质量提出质疑。

实际上,在其他行业中电子眼的应用也存在着位置设置不合理,管理不严格等等情况。比如在交通行业中,有些测速仪故意安装在限速变换、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影响驾驶人安全视距的路段;有些路口、路段的冲红灯自动拍摄仪,将由绿灯转换为黄灯、红灯的时间调得偏短。设备没有得到质监部门的认可,也不定期送质监部门检验,精确度令人质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