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嵌入式DVR的市场发展优势与选购技巧
2012/7/18 8:44:00   安防监控网

  嵌入式DVR在国内安防市场的兴起,并逐步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当中,其功能技术也渐趋成熟和齐备。这主要是因为它在具备自身独特性和优越性的同时,更具有不断创新的技术,并且符合市场在功能上与时俱进的需求。

  嵌入式DVR市场发展优势

  嵌入式DVR自始至终都一直在高举“高稳定性”的大旗——“稳定压倒一切”。虽然嵌入式DVR在刚问世时,有着极高的返修率,使其所引以为傲的稳定性大打折扣,但是,从一个产品的发展过程上看,不稳定是产品面向市场和用户时的必经之路,因此,当时厂家考虑的不是嵌入式DVR能不能稳定的问题,而是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稳定。因此,当嵌入式DVR产品在成功跨越“稳定”的那道坎后,它开始真正展现稳定性的魅力,也大大迎合了多数用户的需求,而稳定性正是嵌入式DVR最大的特点。然而,对此我们还可以希冀,如果嵌入式DVR能做到和DVD一样的简单方便、稳定可靠、产品一致性好、维修方便,那么,用户将会更加信任我们的嵌入式DVR产品;而对于嵌入式DVR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和机会。

  嵌入式DVR在解决稳定性这个大问题的同时,也从基本上解决了PC式DVR所拥有的功能问题,满足了绝大部分用户对于视频录像的要求。现今中国制造的嵌入式DVR,在多硬盘、大硬盘的管理,字符叠加,特别是各种网络功能上,已经不逊色于PC式DVR。在目前,网络化已经成为对嵌入式DVR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可选项。市面上主流的嵌入式DVR在网络协议上支持HTTP(Web访问)、TCP、UDP、MultiCast(单播或者多播传输)、PPPoE、DDNS(动态域名解析,用于解决通过域名访问使用动态IP地址的服务器),功能上必须支持数据和信息的主动上传和点播方式,具备智能的网络速度自适应调节功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接入,以及异构网络的防火墙的穿透功能,不仅能在局域网内联网使用,在复杂的广域网环境中也能通过配套的域名服务器、转发服务器等获得很好的联网性能。从长远来说,DVR/DVS的网络协议应该会向标准化发展,比如说支持SNMP、RTSP、RTP、RTCP、NTP等标准协议方向发展,视音频编码采用标准的协议,码流采用标准的封装,信息交互采用标准的应用层协议发展,以构成规模化的网络视频管理系统。

  第三,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各品牌间竞争的加剧,嵌入式DVR的价格不断下降,降到了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的程度,所以,这也很大程度地扩大了其产品的使用范围。就像几年前,嵌入式DVR主要是应用于金融行业,而到当今在各种细分市场已经随处可见嵌入式DVR的身影了。

  高路数、“一芯八路”降低产品造价

  从用户对于嵌入式DVR的要求上来看,更加稳定、操作简单和价格便宜是市场的主流呼声,而现在市场上推出的高路数的嵌入式DVR,其实是在降低成本上迎合了大家的需求。高路数的嵌入式DVR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还带来了不安全的潜在风险,唯一的现实好处就是降低了购买成本。所以,高路数的嵌入式DVR是对现有产品线一个很好的补充,在成功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后,会从价格的角度上对主流16路的产品提出挑战。

  除了采用高路数的方法来降低嵌入式DVR的平均每路成本外,以提高压缩算法的效率和采用更快速的编码DSP来提高单芯片的编码路数,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从单DSP芯片压缩一路实时音视频到单芯片压缩4路,再到今年,一些厂家都已经推出或者准备推出单芯片压缩8路实时音视频(即“一芯八路”技术)。单芯片能处理8路音视频的实时压缩,主要归结于压缩算法的效率提升和DSP芯片的升级。尽管对于用户而言,单芯片到底是压缩一路、四路还是八路,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生产制造厂家而言,这是一个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最好途径之一,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厂家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实力。现在市面上,单芯片8路的硬件压缩卡已经由于出色的性价比快速地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而仍旧停留在单芯片4路解决方案的压缩卡市场份额,则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从这个趋势上可以看出,采用单芯片压缩8路的方案也会在嵌入式DVR上得到体现,而响应终端客户希望产品价格趋于合理的要求。

  市场向低码流高清晰、智能化发展

  低码流高清晰也是嵌入式DVR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D1格式的嵌入式DVR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说明终端客户对于高清晰的视频产品的需求是一直存在并不断提高要求的。然而现在普通H.264编码格式的D1尺寸视频流,无论是在对硬盘空间的占用,还是在对网络传输带宽的应用上都让使用者觉得吃力,基本上是CIF格式的3到4倍。能不能有更低码流的编码算法呢?从MPEG-4到H.264算法的更新后,近两年以来压缩算法没有大的突破,CIF格式每小时200M硬盘空间、D1格式每小时700M硬盘空间似乎成了大家都不得不接受的一个行业标准。未来谁能率先在这个技术层面做到突破并领先,谁就有可能主导另一次产品的性能绝对领先方向,从而改变市场的现有格局。

  而现在学术上讨论得比较热烈的“智能化”属于高端应用,相对而言更适合在PC式DVR上率先实现,因为很多智能图像分析和处理的软件,例如人脸识别、基于对象的检索等,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开发相对容易得多,而嵌入式DVR由于使用一些精简的RTOS,开发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智能化的功能越往前端实现越有价值,未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IP摄像机和现在的模拟摄像机,给用户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能将前端视频信息进行智能的判断,只将有用的、用户需要的信息直接数字化和压缩后传到后端,后端只负责进行存贮和管理,因此,数字摄像机的使用一定会改变嵌入式DVR的命运,改变管理平台软件的命运,改变我们现在都熟悉的模拟摄像机+数字硬盘录像机+管理平台软件+智能后端分析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个模式。

[NextPage]  用户在选用DVR的时候,应该避免陷入上述的一些误解,而忽略了产品真正的优缺点;且应根据自己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不盲目追求 各种高技术指标,毕竟不是功能愈多、技术性便愈高,就都适合每一使用者。以下提出三个选择观点,供各位工程商和最终使用者做参考。

  1. 性能满足项目要求

  选择DVR时,首先应确定设备要用在哪里?是保安监控项目(如楼宇、机场、博物馆等),还是对录像速度要求较高的银行柜员项目?用于保安监控项目的产品,其特点是功能齐全、具有良好的网络传输功能、录像速度较慢,但透过与传感器、移动侦测的联动,也能使录像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 方。而用于银行柜员监控项目中的产品,其特点是录像速度高,每路均可达到20帧以上,要具备实时录像、多路视音频及音像同步的功能,但因在图像处理的工作 量非常大,故其网络等其它功能相对较弱。在不同类型的监控项目中应使用不同类型的DVR,以免造成成本的浪费及运行效果不彰。举例来说,在银行柜员项目中 若不当规划了适用于保安监控项目的设备,其录像速度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由于银行柜员项目对计算机的配置和硬盘容量要求较高,因此成本也相对提升。换 个方式说,如果在规划保安监控项目时采用适用于银行柜员项目的产品,则成本上会有所浪费,且保安监控项目往往有传输和分控的要求,而这正是银行柜员项目系 统的弱项。同时,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DVR是「一机多能」的设备,而不是「一机全能」的设备。常会有用户希望一台设备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但事实上,目前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基本上仍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因为计算机的总线传输速度、CPU处理速度和硬盘的刻录速度是有限制的,除非使用超级计算机,否则 无法同时传输、处理和刻录那么多的资料,然而如此一来,所花费的价格相当高,用户是无法接受的。

  2. 经过稳定性验证

  若DVR的稳定性不够,在重要时刻未能录下影像,将会导致许多严重的问题。而DVR的稳定主要可从硬件结构及软件程序两方面来考量。鉴于目前市面上DVR的种类以PC-based为多,因此以下仅就PC-based的机种举例说明:

  1. 硬件结构:

  DVR均为多路输入,硬件可采用多卡或单卡方式。有时为了提高产品性能,如增加录像速度,会采用多卡方式,但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硬件间的冲突,像 前述的银行柜员项目设备就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使用的采集卡越少越好,因单卡方式集成度高,稳定性也优于多卡方式。此外,设备的散热问题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2. 软件程序:

  软件程序编写得好坏必须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操作来验证才能得知,尤其应特别注意硬盘的循环使用是否稳定的问题。DVR的关键优点之一是无须不断更 换存储介质,它会不断刷新硬盘,将过期资料清除,而将最新资料保存下来,然而,有些DVR在进行这项处理时却常发生问题,而这往往是工程商和用户最容易忽 略的。因此,选择已广泛投入使用、且用户反映良好的产品可能是最简捷的办法。

  3. 追加硬盘的可行性及追加成本

  一般来说,DVR的自带硬盘其容量是不敷使用的。例如,用于银行柜员监控的DVR要求要保存30天的图象,录像长度至少200小时,如果使用八路 实时DVR,即使将每帧图象数据量压缩至2K,需要的硬盘容量也至少为300GB,而且将图象数据量压缩至2K,图象质量是否可接受还很难说。因此是否能追加硬盘以扩大储存容量,就成了很重要的 问题。此外,由于硬盘成本目前仍高,因此后续须追加的成本是否能堪负荷也须一并考量进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