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正是饮料销售的旺季。许多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原来摆在卖场、超市食品饮料货架上醒目的红罐包装“王老吉”,一面是“王老吉”,一面打着“加多宝”,为什么同一件产品会有两个商标?这是由于存在被业界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达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后,近日,这场商标之争终于有了结果。
5月12日,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收回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至此,引起食品行业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广州药业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终于落定。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对加多宝而言,这一纸裁决意味着王老吉花费多年心血养大的能为自己挣来大钱的“孩子”王老吉品牌,不得不忍痛还给其“亲生父亲”广药集团,而作为“养父”加多宝此前付出的心血可谓前功尽弃。
“王老吉”的商标之争无疑为企业品牌保护敲响了警钟,对于向品牌时代发展的安防行业亦是如此。“王老吉”商标之争给企业以警醒,而追本溯源“王老吉”的品牌塑造也可以给企业以借鉴。
王老吉品牌营销策略对安防企业的启示
近年,不论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威胁式广告”,还是08年汶川抗震救灾晚会的“一战成名”,王老吉的营销策略一直被业内津津乐道。
王老吉原来是一个地方药饮品牌,加多宝租赁商标使用权后,销量也长期在1亿多元徘徊。2004年加多宝集团引入定位机构做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定位后,红罐王老吉活力迸发,短短8年间,销售收入从1亿多元飚升至160多亿元,今年稳破200亿元大关,国内销量超过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
启示一:品牌定位需明确
在2002年以前,红色王老吉虽然从表面上看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但对于王老吉是“凉茶”还是“饮料”的品牌定位却并不明确。作为凉茶困难重重,作为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以汇源为代表的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而且红色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障碍,加之3.5元/罐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色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就使红色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原产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2002年,经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加多宝内部、广东和浙江两地经销商的访谈,红色王老吉进行了明确的品牌定位。王老吉为功能饮料,购买红色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由此“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回归到安防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安防行业同质化严重,很多企业说不出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别,也不清楚自己的产品优势究竟在哪里?这也造成许多企业的品牌定位并不明确,不能在代理商与工程商面对众多品牌的选择中突出出来,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牌定位,主要是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而不仅是需求),提出与竞争者不同的主张。具体而言,品牌定位是将消费者的心智进行全面研究——研究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竞争对手的认知、优劣势等等。安防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需要明确的品牌定位,它是一个品牌能否长久生存和腾飞的基石。
[NextPage]启示二:借助媒体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上世纪,王老吉一直是广东地区的区域产品,以凉茶的形式存在,卖了百年屹立不倒,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这说明产品力够强劲,为啥一直在外地卖不好?很多营销人早已给出了答案,除了产品定位模糊外最主要的还是在全国缺乏较好的知名度。
2000年左右王老吉迈出了打造知名度的步伐,先后上央视、卫视,赞助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等,经过前后近七年的努力,王老吉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销售也在节节攀升。王老吉借助权威媒体树立了较高的口碑。
在安防行业内,许多企业拥有了品牌意识,但不知道如何将其推广传播出去。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要把自己好的产品推出去,品牌传播便必不可少。
再好的品牌企业也少不了推广,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品牌企业为了传播企业资讯、信息而更多地选择当今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以及其能容纳海量存储的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图文并茂地向大众展示其综合实力与良好形象。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强大作用日益显现,互联网营销传播纵深化的影响力逐渐获得大众用户的认可,网络营销也从试水的角色逐渐向营销领跑的角色过渡。网络营销使得品牌传播更具交互性,并赋予了品牌更丰富的创造空间,带动了营销领域新的发展。消费者是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数字化时代下的网络营销依然要以其为中心,这是一切营销工作开展的前提。同时,充分有效地整合多方网络营销工具和元素,打造强势的合力,方能实现营销结果的最大化。
启示三:信为纲 实践信义促使企业长远发展
2008年汶川大地震,5月18日晚,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其中,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震撼了国民的心。这笔捐款敲响了王老吉全力打造“信”的号角。很快就有网民抛出“买光王老吉”的帖子,并迅速占据了各大网站、论坛、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头条,引发了王老吉在各地卖断货现象,同时也极大的点燃了老百姓的民族热情,王老吉以突破之势席卷了大江南北,多年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在此刻联合民族的“信”(诚信和信义)一起爆发,其威力把众多营销人惊呆,至此王老吉才正式完成“知信”的两步走,这个时间定格在2008年年中。
有人说,企业能走多远,在于企业创立者是把自己当成老板、商人还是企业家。只注重短期利益,企业和品牌都得不到长远发展。企业立足社会,有社会责任感,让企业在长远的规划中健康发展。
王老吉商标之争为安防企业敲响品牌保护警钟
在王老吉商标争议案上,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土地、厂房、设备,而是品牌。没有品牌的企业,市场做得再好,也如同没有地基的海市蜃楼一般,很美好,却容易塌陷。”
安防行业的品牌、商标之争并也鲜见,如众所周知的“亚安”、“明景”商标争议案,浙江红苹果与美国苹果商标图形之争等等。安防品牌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需要懂得品牌保护。
或许此次王老吉商标之争更能令所有关心民族品牌的人们有所思考——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很容易让人想到多年前的健力宝。在1984年,健力宝是世界上风头最劲的饮料之一,甚至被世界媒体誉为“东方魔水”。就在健力宝打算一展宏图的时候,内部纷争让这个辉煌一时的民族品牌迅速走了下坡路。对于民族企业来说,往往起步晚、机制散,创始人、投资人、经营人难以分清权限和受益范围,导致在商战中产生内讧和内耗。安防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除了外部销售网络的铺垫、品牌的形象塑造及推广,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健康运行也是至关重要。
《今日视察》评论员马光远说,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积累品牌的时代,所以每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自己品牌的价值,不要轻易的认为那几个字是不值钱的,而且不要轻易的去打法律的一些擦边球。如果你去打法律的擦边球,那么你的损失可能会像加多宝一样。未来中国,品牌两个字对于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多宝跟广药的这么一个商标权之争,事实上给所有的企业已经敲了一个响亮的警钟,品牌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