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技防工作,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技术防范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河南特色的农村技防体系。这对全国农村技防将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近些年来,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技防工作,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技术防范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河南特色的农村技防体系。
200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技防建设写入《平安河南建设纲要》,要求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技术防范措施。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2009年度河南省技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在2009年底前,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同一平台.全面监控”的技防体系。2009年,省综治办专门发出《关于印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的通知》;要求治安防控技防人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把组织实施情况纳入成员单位年度目标管理。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非常支持农村技防工作。与此同时,河南省公安厅党委坚持将农村技防作为全省公安中心工作之一,作为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秦王海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陈志中亲自抓、亲自干,在多部门、多警种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下,农村技防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2007年,河南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安全技术防范建设年”活动,开创了技术防范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农村治安防范工作新模式。2008年,河南省公安厅出台了《河南省公安厅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技防建设工作的意见》,不断提高自然村的覆盖率、覆盖密度和机制建设,80%以上的行政村以及60%的自然村实现了技防覆盖,一部分乡镇重要路段、卡口实现了监控覆盖。2009年,出台了《河南省公安厅关于深化城乡技术防范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工作意见》,确立了“村级全覆盖、农户覆盖率达到60%”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坚持重点带动,提高建设层次,提升应用水平”的总策略,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农村技防与公安机关“三基建设”、“三项建设”相结合,推动技防在农村社会防控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河南省农村技防体系基本特征
河南农村技防建设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在组织领导上,采取“党政搭台、综治牵头、公安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二是在工作方洁上,坚持因地制宜、多方挖潜,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的建设目标。三是在建设模式上,坚持人机互动、户户联防、专群结合、打防并举,实现对农村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用“大技防”促进农村地区的“大平安”,确保农村地区的安全、和谐、稳定。四是在资金筹措上,采取“政府补贴、社会集资、企业捐助”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努力筹措资金,补贴群众。不少地方还灵活采用“市县乡村按比例补贴、群众适当出资”、“政法专款先期垫付”、“先行试用、见效后再付款”等多种措施。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具有河南特色的农村技防体系无疑是一项相当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河南省农村技防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争取“两个支持”,即必须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必须争取农民群众对技防工作的支持。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技防建设的支持,力争将农村技防建设纳入“平安创建”和新农村建设之中;公安科技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宣传农村技防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引导群众认识农村技防,使“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科技防范户户受益”的理念深入人心。
[NextPage]
二是选择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为建立具有河南农村特色的技防建设之路,采取试点先行的方法,从符合大多数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安全的需求出发,在案件多发的乡镇和行政村选择试点,探索开展农村技防建设模式,然后通过召开全省现场会、举办网上专栏、下发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典型,推动建设不断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做好推进和建设工作。针对河南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状况不一、治安形势不一、群众需求不一等现实状况,采取适宜的产品和应用模式,合理建设,增强群防群治能力;选好模式,发挥好技防产品的效能拓宽渠道;选择合适的资金筹措方式,推进农村技防建设不断向面上发展。
四是协调建立综合防范机制。要争取各警种、部门的支持,强化支撑制度建设,完善人防、巡防制度,建立完善巡防制度和值守制度,促进形成人机互动、户户互联,共筑防范网,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河南省农村技防建设典型安防模式
河南省公安厅先后总结了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具有推广价值的农村技防建设经验。如以政府投资为主、农户出资和保险公司参与为辅的漯河“郾城模式”;政府投资建网、群众自主接入的郑州“陈砦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洛阳“偃师模式”,等等。通过推广这些典型的成功经验;依靠典型引路,使得各地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促进了全省农村技防建设由试点向面上的普及发展。
在产品结构上,为了提高农村技防的防范效能,促进构建“大技防”体系,河南省公安厅着力推广综合防范能力强,能够提高农村群防群治能力的技防设施,根据需要,相继开发并推广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和应用模式。如多户互联互通的“联防型报警器”;网络接入派出所,与民警直接联动的“联网型报警器”;与移动、网通等电信运营商结合构建的“平安互助联网”电话报警系统;针对农户农机具、牲畜丢失开发的“断线报警器”;针对农电设备等开发的“特殊器材防盗器”等。此外,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在不少农村地区开展了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系统建设,并注重结合实际,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群体防范效果。
安防产品和系统进入农村市场的前景
目前,中国已有近1/3的农业户籍者不再务农,转换成非农就业人口,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比例将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非农就业成为主流。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技防建设显的越来越重要。农村技防建设已经在河南省全面展开,从目前的发展看,农村的技防体系建设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随着技防系统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发展,技防技术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就农村技防系统而言,关键问题是采取比较合理的技术手段,去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适应性和可靠性。按照目前安防产品推广速度,技防和模式解决了,至少可以提高20%的增速,未来两年内,河南全省的产品推广量可以逐步增加。从整体上看,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旦技防建设能够在河南农村,乃至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广,只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一定的速度,相关的机制制度解决好;安防产品的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好。
[NextPage] 河南省农村技防工作发展趋势一是逐步实现技防全覆盖,不断探索发挥和放大技防作用的机制和方法。进一步增大覆盖面和密度,构建综合防控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使更多的农户受益。
二是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发展。创新工作模式和建设机制,促进农村技防建设切实取得成效,结合农村警务室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治安预防制度、警情处置等制度,加强和改进农村治安巡防工作,建设中推进应用,应用中健全制度,促进技防、人防和物防相互结合,推动农村技防建设不断推进中发挥成效。
三是横向结合强化体系建设。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思路,合理考虑系统扩容,不断扩大面上覆盖率。同时,根据不同需要,解决治安重点问题,实施重点突破,以重点带动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平安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如照明工程、驻村警务室建设等,促进技防横向结合,促进资源共享。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在重要的道路、卡口安装监控与报警系统,提高农村技防水平;构建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四是着眼长远推动技防长效发挥。始终把农村技防建设作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与基层组织政权建设、与群防群治、与建立新型警务模式相结合,统筹人防、技防资源;建立完善农村技防建设、应用和管理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农村技防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