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小区话停车场管理中,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其中车辆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对特殊停车场、大院及政府机关、小区而言,要求对各种车辆实时地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其出入的时间进行严格的监视,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登记和识别。对大规模的场中,各种出入车辆较多,如每辆车都要进行人工判断,既费时,又不利于管理和查询,保卫工作比较困难,效率低。未来改善这种与现代化不相称的管理模式,需要尽快实现车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并以计算机网络形式进行管理,对所有出入口的车辆进行有效、准确地检测和管理。
停车场系统发展简史
由于地面空间的限制,对常驻车辆和临时车辆的管理已成为各个大厦、社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
·车辆被盗被换现象,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只要发生一次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资金流失严重,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作假;
·恶意逃费现象严重(人情车放行,地霸车恶意逃费等);
·经营与管理成本较高;
·停车繁忙时排队等候时间较长;
·收费状况混乱,根本无法或及时了解财务、经营状况;
·停放无序,乱停乱放,让管理人员很头痛;
·停车证(月票)难以控制,可转借他人多次使用又很难发现;容易造假,给停车场投资者造成损失;
·与日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交通不相协调,尤其是高档小区、商务大厦等,形象较差。
由此,自1995年中国大陆自主成功研制出第一套接触式IC卡简易停车场管理系统始,就拉开了中国停车场管理行业的序幕,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停车场管理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到今天已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
1995年推出中国大陆的第一套接触式IC卡简易停车场管理系统,其时,只是完成简单的出入控制管理而已。1996年,行业中又成功设计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完全自主的接触式停车场管理系统,完全具备目前停车场基本管理功能。该停车场管理系统新增有出卡机、LED显示屏、数字车辆检测器、语音提示等设备。1997年推出中国大陆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非接触式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直到1999年,分别完成具有车辆图像对比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国内首创的IC/ID兼容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远距离ID卡不停车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此阶段行业完成停车场出入管理需求的基本探索,将停车场管理系统行业引入到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至今,停车场管理系统已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广泛使用。技术上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从最初的采用8位51单片机到32位ARM7、ARM9处理器,以及64位工控机,从单机控制到多机分级集中控制;通讯方面从最初的RS485通讯,到以太网、无线通讯,从单一网络通讯方式到多种不同网络通讯集成;身份识别从简单的磁卡,到智能卡、电子标签、纸票、车牌自动识别等多种方式,从过去单一身份识别方式到多种识别方式组合,如智能卡和车牌识别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停车场的安全;软件方面从过去的汇编、FoxPro、VB等,到最新的DotNet、C语言,从过去的结构化设计,到现在面向对象、分层、模块化设计。
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上已经形成集高中低不同系列的产品,能满足广大客户不同的需求。基于ARM9+Linux技术平台开发的停车场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车场系统、多车场管理、网络化、分级集成控制的要求,这将停车场管理行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应用层次。
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应用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由入口部分、库(场)区部分、出口部分、中央管理部分等组成。由于各部分分工不同,在应用上也各具特色。
出入口:RFID、车牌识别是主流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入口和出口部分皆由识读、控制、执行三部分组成。在智能停车场中,RFID卡最具话语权,RFID读卡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的识别方法,被识别的物体本身应具有电磁波的接收和发送装置。RFID卡识别技术继承了IC卡技术的优点,保密性高、不可伪造。同时省去了刷卡过程,提高了识别速度。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3G远距离射频卡,其识读距离可以在2~15米。此外,还有部分厂家推出蓝牙读卡器和红外感应卡。社会公共停车场大多采用近距离RFID读卡方式;而专用停车场领域更衷情于远距离RFID读卡。
车牌自动识别是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最基本的组成构件之一。以自动的车牌号码识别为基础,可对车辆进行自动登记、验证、监控、报警等,并与停车场的外围设备联动,达到停车场智能管理。
(库)场区:多点互动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正在逐步加深,关注重点也由出入口车牌自动识别及后续的出入口车辆特征、堵塞检测演变到场区内车辆人员安全、个人监控等。库区部分一般由车辆引导装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等组成。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收费”简易模式管理系统,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更为安全可靠,而这大部分得益于停车场智能管理在(库)场区部分实现了报警联动。智能停车场部分另一智能应用即车位引导。
路边停车管家:咪表还是POS机?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现有停车场以及管理系统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道路拥挤问题,此时,“咪表”泊车管理挺身而出。所谓“咪表”泊车管理,就是采取国际通行的“咪表”计时刷卡收费的方式。但是,国内咪表实践鲜有成功。交研所专家也认为,大城市启用停车咪表收费是趋势。为提升道路停车信息化水平,目前部分城市(如上海)在维持固定式咪表稳定运营的同时,逐渐实施道路停车使用移动收费系统(手持POS机),凭借移动收费系统,将道路停车场实时车位信息纳入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