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红外摄像机的故障解决及使用注意要点
2012/2/8 9:47:00   安防监控网

  红外摄像机由红外光源、摄像机及成像画面镜头组成。但目前市场上的红外摄像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它的三部分,尤其是红外光源等配合选择不当,因而影响了夜间监视的效果。

  红外摄像机使用注意事项

  角度的问题:首先,使用大视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小视角度的镜头,存在光的浪费现象。其次,并不是红外灯的发射角度越大,画面效果就越好。

  通光量的问题: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为f1。0的镜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分别搭配上述两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大孔径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常规普通镜头好四到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

  焦点偏移的问题:可见光与红外光由于波长不同,成像焦点不在一个平面上,导致在白天可见光条件下图像清晰,而夜间红外光条件下模糊,或者夜间红外光条件下图像清晰,白天可见光条件下图像模糊。可以用三个办法解决。第一,采用自动聚焦一体化摄像机;第二,采用专用焦点不偏移镜头;第三,采用专业的调整工具,在现有镜头条件下也可以实现不偏移

  色彩问题:所有的黑白摄像机都是感应红外光的。红外光线在可见光条件下对于彩色摄像机来讲是一种杂光,会降低彩色摄像机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彩色摄像机的滤光片就是阻止红外线参与成像。要想使彩色摄像机感应红外线现在有两个做法,第一,切换滤光片,在可见光条件下挡住红外线进入;在无可见光的条件下移开滤光片,让红外线进入,这种方案得到的图像质量好,但成本高并且切换机构会导致出现一定的故障率。第二,在滤光片上打开一个特定的红外线通道,允许与红外灯波长相同的红外光线进来,这种办法不增加成本,但色彩还原略差。

  红外夜视到底能做到多远?技术到家的话,100米以上的红外夜视系统并不是什么难事。技术到家,指的是必须同时精通红外灯技术,红外感应摄像机技术和红外感应镜头技术,三者缺一不可。现在市场上产品,距离已经做到500米以上,只是造价比较高,民用市场还比较受限制。

[NextPage]  红外摄像机的故障解决

  红外摄像机晚上的时候,泛白,刺眼,如下雪一般,产生有如下原因:

  1、电流不足原因导致雪花点产生

  一些室外短距离用集中供电12V很方便,但长距离红外灯发热量大,12V供电不稳定可能导致功率不够;而且全部没有内置散热装置在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烧坏;二是电流衰减速度块,可能导致红外灯没能正常工作,在CCD照度比较高的而得不到红外灯辅光,于是,雪花飘飘;

  2、红外灯质量差,红外灯的角度及红外距离跟镜头不匹配导致的雪花飘。很多公司为了方便自己采购及安装,用多种角度不同的等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使用的好处是他们同一种灯可以勉强使用不同的毫米大小的镜头,坏处是总是让人感觉灯的角度与距离与镜头不合适,当角度不合适的时候,容易出现手电筒现象或者窄电现象;

  3、手工艺问题:

  很多人手工的时候,红外灯不集中,散光了;分散的光线导致到处有光,但一片灰蒙蒙的现象;红外灯前端的棉花挡光不严密,集中红外红散灯因此一片苍茫现象。

  4、内置的是低劣摄像机,照度极高,很多工厂为了在同样的红外灯辅光前提下获得更亮的图像,人为的调高CCD的灵敏度;因为很多生产厂商为了价格竞争,使用非常低劣的摄像机内置里面,这种摄像机在红外灯补光不足的情况下,于是人为调高CCD的增益灵敏度,跟我们在硬盘录像机上调高亮度一样,是极易出现雪花现象的;

  5、电路设计不合理:

  生产红外摄像机,不仅仅是将红外灯直接装到摄像机里面然后就行了,二是要在装之前,对其摄像机电路重新设计并老化处理。而市面上很多小型加工厂就是使用廉价的电子原件,买廉价的红外灯,直接用电烙铁焊接上去对于电路没有重新设计也没有进行老化处理;另外一些做低端产品的工厂,为了省钱,把控制电路板的控制板去掉或者跟灯板集成一起,这很容易导致红外灯受电路不稳定而发热,使本来就劣质的红外灯更不能正常工作;

  6、另一个可能是,在室外比较多灰尘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野外,具有可能是摄像机的红外灯把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的颗粒拍下来了,这在白天红外灯不开启的情况下,肉眼及摄像机感觉不明显的;这种是环境所然。

  甘肃中联在安防行业已经影响颇深,尤其在西北安防市场中的角色越来越显得优为重要,作为质量级的工程商,在对客户负责的提前下,针对每位用户的不同需求,我们将提供优质,低故障率的产品,在设备选型中尽可能的去选择大厂商的产品,以保证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不该有的麻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