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技术动态
道路交通管理中“电子警察”的应用效果
2007/3/8 9:21:00   

    摘 要: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电子警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作为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的监控、抓拍、处理交通违章,迅速的获取违章证据,提供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起了重要作用,它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队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员,以充分发挥它的准确、公正的执法作用。

  目前,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内“电子警察”一词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字、辞典中无法查询或者检索到与其相关的定义和解释。自“电子警察”一词诞生至今,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监测监控技术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电子警察”的内涵和种类

  所谓“电子警察”就是道路交通违章自动取证处罚系统,作为ITS(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全新应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警察”的主要功能和产品包括:车辆闯红灯监测仪、车辆超速检测仪、车辆逆行违章检测仪、道路卡口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城市道路综合监控系统、122交通报警系统和城市道路综合监控系统。

  “电子警察”有三类:第一类是胶片相机;第二类是数码相机;第三类是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在开启时,如果红灯方向行驶的车辆超过了。停车线,停车线上的感应线圈将给自动拍摄系统传递信号,相机会将违章车辆违章的情景和牌号拍下来。“电子警察”每天可以抓到30多辆违章车辆,最少也能抓到10多辆。

  二、“电子警察”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电子警察”的应用是道路交通管理中体现“科技强警”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一方面能够缓解日益繁忙的交通勤务管理与警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有效地抑制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实践证明,“电子警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但改善了交通效率,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降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一方面“电子警察”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功能上不断完善,性能上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一种成熟产品;另一方面,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子警察”的应用日趋完善,逐渐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队伍中重要的一员。

  三、从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沈阳市“电子警察”的建设、发展和实践,看全国“电子警察”的应用效果

  “电子警察”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北京市率先从意大利引进了两套电子监控设备,这两套设备采用的是传统的照相技术,受人为因素干扰很大,实际应用作用不大,但它的引进开创了中国使用电子监控设备的先河。

  1993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制电子监控系统并正式采用模糊视觉技术;到1996年,成型产品正式生产,成像系统是黑白片,无法反映红绿灯的变化情况,所以失误率比较高。据说,当时拍摄的100张照片中能用的不过三两张,有效率达不到2%;2000年,随着彩色摄像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彩色摄像机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红绿的变化,同时视频技术进一步成熟,由单一的监测闯红灯发展到同时监测闯红灯、超速、逆行、走公交专用道、不按规定走出入口等7种功能,所以准确率大大提高,达到85%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