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安防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国家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为了回顾中国安防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取得的成就,展望十二五期间发展趋势,中国安防行业网借中安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专访了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利用会议期间的空闲时间,戴总爽快接受采访,虽然短短半小时却清晰地勾勒了他所见证的安防行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未来五年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戴总认为下一个时代,中国安防行业必将进入品牌建设时代。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戴林总经理专访
以下为具体内容:
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首先请您回顾我国安防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并谈谈这期间遗留的问题?
戴林:应该说“十一五”是中国安防行业最震撼的一个时代,中国安防行业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中,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生机勃勃。尤其是“平安城市”、“平安校园”、“数字庭审”等安防概念的提出,以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在我国举办,促进了安防市场需求的持续升温,为安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安防从无人知晓的边缘行业变成了明星行业。最明显的变化是安防行业企业的规模明显壮大,目前中国安防行业中规模超过千人的企业比比皆是,从产值上来看,资产过亿、甚至超过几十亿的企业也不少,并且产生了一批荣获“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优秀企业和巨型企业,这种景象是前几年难以想象的。总体上来讲,“十一五”期间,安防企业完成了从中小规模走向了大规模的转变,整个行业从过去杂乱无章的竞争,走向了有序的竞争,这些都是“十一五”期间产生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安防工程企业也从过去以施工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变成拥有核心技术的综合型发展模式。天地伟业也在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过去我们是做工程,后来发展成为科技综合型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天地伟业完成了几件事情:一,“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产业园建立起来了,共有5幢大楼,覆盖面积达5万平方米,标志着企业走上了规模化道路;二,“十一五”期间我们实现了企业品牌化战略,由过去的一个无名小公司变成了中国安防行业唯一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三,“十一五”期间我们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比如说跟天津大学进行了技术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博士后研究站,另外,拥有了三十多项专利和著作权,参与主持和起草了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四,“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市场上也有一些突破,销售区域从局部地区拓展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我们的网站上就有四种文字。所以,不管是从行业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讲,“十一五”时代是我们每个安防人值得骄傲的时代。
当然,“十一五”期间因为发展速度过快,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主要谈两点:
一,对于企业管理问题,行业内的重视程度不够。“十一五”期间安防行业发展迅猛,而企业内部管理却没有同步跟上,多数企业外表华丽,内部局势岌岌可危。这要追溯到安防行业成长根基,因为多数企业是由过去单一的工程商和一些小规模公司发展而来,在面临迅猛发展的机遇时,还没来得及进行内部规范化管理,希望每个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引起重视。
二是关于标准化的问题。之前我们从没想过安防数字化、网络化能够如此迅猛地推动安防发展,以至于迅猛之势让所有人都准备不足,所以在网络接口标准、网络协议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平台的标准,目前国内有七、八个平台,每个平台的标准都不一样。另外一方面就是数字化的问题,过去我们接触的都是一个小的网络,比如一个幢大楼,主要是模拟联网,协议并不重要,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跑”到广域网上,协议就非常关键,但是现在协议标准并不统一,我们需要在标准化方面多做努力。
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在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趋势下,安防行业企业应该有怎样的转变观念?
戴林: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安防行业目前的企业应该分成几个类别,每类企业应该有各自不同的转变方式:一,传统的工程商,即单一的工程商应该向系统集成商转变。目前传统工程商的生存越来越难了,随着安防的项目越来越大,单一的工程商迫切需要要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工程商应该能为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安装某个系统;二,生产制造厂商,这类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实力,没有核心技术,也正因如此,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受到了较大的打击,所以我们生产制造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开发,让自己的企业不但要具备生产加工能力,更应该具备研发能力;三,综合性的厂商,这类企业既做产品销售,也做研发,企业规模都比较大,是安防行业中的大型企业,我觉得这类企业应该首先迈入品牌建设的阶段,引领整个安防行业告别鱼龙混杂,进入品牌建设时代,推动安防企业把品牌建设视为立命之本。
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安防行业如何寻求自己的发展的空间?
戴林:中国安防行业在初创时期时,是外资品牌的天下。但是现在我们拥有大量民族品牌,甚至某些品牌在全球排名都很领先。如果说“十一五”是一个生产制造的时代,那么,“十二五” 将是一个行业化的时代,是对中国安防行业更有利的一个时代。在行业化时代,对安防企业的要求已经发展成为到对企业的内在管理和客户需求进一步探索的阶段,需要向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本土企业,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在行业化时代的需求。这是中国安防行业的绝好契机,因为外资品牌,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运作模式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这正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机会。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势必要堤防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愈演愈烈,国际安防巨头可能利用雄厚的资本实力实现对中国安防市场的占领。
[NextPage]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了最后的完善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将对各行各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安防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那么请您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谈谈国家“十二五”将给安防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发展机遇与挑战?
戴林:从中国安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我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是中国安防行业发展中的一个“保质保量”的阶段。过去行业发展主要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质”的控制上有所欠缺,所以未来安防行业也应由过去粗放型地发展向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转变,在“保质”的同时能够“保量”。“十二五”期间我觉得安防行业有更好地发展契机,过去我们所倡导的安防仅仅是一种安全的需要,而现在的安防更是一种管理的需要,如智能交通系统、公检法司的狱政管理系统。安防已经衍伸成为各行业的一种管理手段,“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强调精细化管理必然带来安防行业的发展转型。安防的作用将由过去的监控向管理转变,这种趋势非常清晰。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安防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保质保量的发展,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盲目地、铺天盖地地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安防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竞争与合作模式的问题。对于中国安防行业来说,因为规模化企业已经建立起来了,需要探讨企业间如何合作才能赢取最大化效益。过去成规模的企业较少,地缘概念和产品概念较强,个别企业要么在某个区域市场中很占优势,要么在某一产品线上很厉害,但是未来中国安防市场是全区域、全产品线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和过去不一样,基于此,我希望中国安防行业企业在政府和行业领导的带领下,能够有一种统筹概念,不要把它变成一种“红海”,过去中国安防行业中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很少,而目前中国安防行业中的几个大企业都是全产业链型,从软件到硬件,从前端到后端,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地域覆盖上在全国拥有几十个办事处,国际上也有十几个办事处。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国安防行业企业应该保持一种良性竞争而不是一种恶性竞争。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中国安防行业规模和利润会受到限制,很可能会给外企带来趁机而入的机会,我觉得这方面民族品牌之间应该具有一种联盟与协作的精神。
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在这样的机遇与挑战下,贵公司有怎样的发展战略?
戴林: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天地伟业一直很注重在两个方向的投入。
一,解决方案,天地伟业在五、六年前就提出了行业解决方案的口号,因为我认为安防行业将来一定是能否满足客户需求的竞争,而不是公司间产品的竞争,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是最终决定于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根本。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是我们的出发点,针对此,天地伟业提出了核心解决方案,整合了硬件、软件和管理需求,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强化行业概念,将用户行业细分,真正走到用户的需求中去;
二,加强品牌建设,下一个时代一定是品牌竞争的时代。也许我们的产品足以占领市场,但是没有品牌难以基业长青,所以,我们将加大品牌的建设与推广。
中国安防行业网记者:请您预测一下未来5年安防的发展走向与趋势。
戴林:正如上次我在某个论坛上所说,中国安防行业在未来5年内一定会出现10个左右的主流品牌,或者更少,但毋庸置疑将来是品牌化的时代。另外,未来的中国安防行业将会出现全产品线的竞争,这是对企业规模和管理机制的考验,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正如我们熟悉的家电行业,彩电曾经一度有200多个品牌,而现在国内只剩20多个,再比如计算机行业、手机行业……总之,我认为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就是做好准备迎接品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