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伟昊技术支持经理 张永烨专访
安全是现代轨道交通发展的软肋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尤其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浪潮,各大中城市纷纷掀起了建设地铁、轻轨的浪潮。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务院在2009年年底,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8820.03亿元。到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在世界地铁建设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借着城市化发展的东风,以及政府的大力投资,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必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与此同时,发达的轨道交通却又成为恐怖势力及其他犯罪分子袭击的重要目标。
近几年频发的轨道交通——地铁事故逐渐引起各国对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视。如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地铁爆炸案、2004年莫斯科地铁爆炸、2005年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而2010年3月末俄罗斯卢比扬卡地铁站、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的地铁爆炸案,则更是震惊全球。据悉,在这起爆炸案中至少38人死亡、102人受伤。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人民工作、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给民众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感大打折扣。
运营阶段安防要受到重视
从国外地铁的一些安全事故来看,大多发生在地铁运营阶段,且大多都是在车站或车厢内发生的。总体看来,地铁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多发在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回顾历史上8次地铁爆炸事件可以发现,8次地铁爆炸,有7次是发生在国家首都(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阿赛拜疆巴库各1次,俄罗斯莫斯科2次),还有一次发生在韩国大邱市。
2.事故多发于地铁车站与车厢内——这8次事故,地铁车站与车厢内,各占了4次。
3.事故均发于客流高峰阶段,且大多经过精心预谋。
4.事故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从这些地铁事故的发生,可以看出地铁安全对于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铁建设的加快,地铁安全业已成为地铁建设方、运营方,乃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防视频监控依然是重要的防范举措
从国外地铁爆炸案之后披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地铁安防系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以最近的俄罗斯卢比扬卡地铁站、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案为例,俄罗斯警方最先通过地铁站台内的视频监控系统确定了爆炸嫌疑犯,并以此为线索,最终确认了整个爆炸事件的策划者。包括早几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伦敦警方也是最先通过检索视频监控录像,从而锁定嫌疑犯的。
目前,在国内地铁的安防建设中,视频监控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以上海地铁为例,在各车站的出入口及周边、站台、站厅、步行电梯、垂直电梯、票务、客服、设备区、车厢内、变电站等均设置的监控点。在吸取了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后,上海进一步加强了对地铁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除了原先规定场所的监控布点外,还对监控画面的有效性进行了规定:要求任一旅客,从其进入地铁,到其离开地铁,监控系统必须有至少3次捕捉到其正面影像。这个要求,除了对原有的监控点进行了增加外,还对监控点的布点、朝向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对“正面影像”的捕捉,地铁建设方和相关的公安部门,也对地铁内所用的监控摄像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晰度(模拟)至少要达到540线以上。
[NextPage] 利用新技术 让视频监控的优势充分显现
很显然, 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安防建设中,某些已有的安保措施、设备,并不能尽善尽美的提供足够的安全支持。比如,现在地铁所使用的监控摄像机,基本都是模拟摄像机。模拟摄像机虽然在实时性、低照度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在清晰度方面,模拟摄像机受技术瓶颈的限制,始终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地铁监控还基本停留在“监视”、“检索回放”阶段,视频监控可以带来的更多的效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面试,如何使得安防监控系统,在地铁安全防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大品牌和厂家,以及地铁的建设方都在积极探索。针对现在全国兴起的地铁建设高潮,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案是否能够在地铁建设中得到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呢?
众所周知,地铁作为城市化规模的一个标识,其主要是存在于大中型城市里,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对市区内的短途交通,一般地铁的运营里程不会超过50km(上海3号线,目前成为国内轨道交通最长的线路,其长度为40.3km)。对于这样一个相对而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项目,IP化的监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构建一个覆盖全线路的局域网,对于轨道交通建设而言,无论其成本,还是复杂度均不高。对于地铁目前监控存在的“图像清晰度不足、监控设备效能未能全部利用”的问题,在轨交建设的局域网内,利用高清的IP摄像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高清(130万像素以上)的IP摄像机,其13~15Mbps的码流对于一般的广域网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而对于一个局域网而言,这个码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解决了带宽的问题后,高清IP摄像机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是不言而喻的——图像清晰度远远高于目前的D1画质,无论是实时浏览,检索录像,对录像进行后期处理等,高清的IP摄像机所带来的高效和便捷都远非现在的模拟摄像机所能相比的。
对比现有的模拟摄像机,高清的IP摄像机具有的优势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可以支持任意画面、任意位置的点击放大,对所需的场景或目标进行更进一步的甄别;而这是模拟摄像机不可能做到的;
2.支持全网内,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任意时刻、任意地点的随时调阅全实时画面,且画面几乎无传输和压缩损耗;
3.支持实时对监控画面进行抓帧、拍照、拷贝、复制、打印等处理,且画面质量同监控画面质量,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4.支持系统任意扩容及拓展;
5.支持更人性化、更实用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
从提高目前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效用而言,有着诸多优点的高清IP摄像机,在解决了带宽问题后,其对比模拟监控摄像机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
那么是否仅解决了带宽问题,高清的IP摄像机在地铁项目建设中,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呢?显然也不是。因为除了带宽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对这些高清视频源所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管理、控制和存储。
对前端高清IP摄像机所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高效的管理、控制和存储同样也是地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时,要提前考虑的问题。稳定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无疑是这类平台最基本的要求。
1.稳定性——对于视频监控系统而言,“稳定性”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2.实用性——多种多样的功能固然是各软件平台所希望的,但是真正的实用性才是衡量一个软件平台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比如在地铁项目中,一条线路往往有几千个监控点(上海地铁8号线,有近2000个监控点)。那么多的监控点,如何有序的管理,合理的分配就是用于地铁项目的软件平台所需要的功能。
3.可扩展性——地铁建设往往是分若干期建设,甚至建设好以后,还需要与整个城市的轨交系统联网,与整个城市的治安管理系统联网等。这就意味着,用于地铁项目的软件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4.兼容性——这也是所有视频监控软件平台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不同品牌的高清IP摄像机,对不同的存储设备,对不同的系统(门禁、报警管理)都需要有良好的兼容能力,以利于整个地铁项目安防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NextPage]
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作为国内安防业的巨头,三星安防对城市轨交行业的支持也日益深入。从2006年,上海地铁1~3号线的监控系统改建开始,三星和伟昊就持续对上海地铁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支持。三星和伟昊为上海所有在建和已经建成并通车运营的轨交线路,提供了超过2000台液晶监视器,为现在已经开通运营的13条轨交线路提供了半球、枪机等各种类型的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这些设备在近5年的使用中,均稳定且良好的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为整个城市地铁安全平稳有序的运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2010年,三星安防将携手广州伟昊,会更进一步的与城市轨交/地铁的设计方、建设方、运营方沟通,将三星安防推出的高性价比的高清IP摄像机、配套软件平台等新一代的监控技术,新一代的监控设备,用于城市轨交(地铁)建设中。
通过设备制造生产方与系统建设使用方之间的这种良性的沟通,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市轨交(地铁)会越来越安全有序,城市人们的出行也将越来越简便快捷。我们也更有理由相信,在吸取了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经验后,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这类悲剧将不会再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