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杰,字:大河,北京地铁设计研究所资深研究者,多项国家标准编写人之一,国标项目组组长,城市轨道交通国标项目协调人。长期从事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相关的研究与设计工作,近年来从事相关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曾发表译著《加拉加斯地铁车辆》,发表专业论文《地铁沿线土地利用与融资策略》、《轨道交通运营监控与服务信息系统规划方案的研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统一识别标识的研究与设计》等,参与编写国家标准GB/T 18574《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已颁布)、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在编项目)、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源消耗与排放评价方法与指标》(在编项目)等。 |
——北京地铁设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宋杰专访 |
中国安防行业网:北京是中国最早拥有地铁的城市,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强大的轨道交通网,为此请您谈谈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宋杰:在中国,最早提出修建地铁的设想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中央最高领导层在讨论国家尖端科技产业(包括两弹一星)发展规划时就曾提出修建地铁的构想,因此,我国对地铁的探索和研究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我国第一条地铁诞生于北京,1965年2月4日,毛泽东主席为修建北京地下铁道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历时4年零3个月的建设,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试运行。从北京站至古城路站共设16座车站及一座地面车辆段--古城车辆段,运营线路长度21公里。
中国安防行业网:目前北京已经运行的轨道交通(地铁、城铁)有9条,在建的和即将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哪些?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宋杰:截止到2010年6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有1、2、4、5、8、10(一期)和13号线、以及复八线、机场线共9条,运营里程达到228公里。随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输格局的初步形成和日臻完善,地铁交通网络化综合效应已经显现,对整个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在建线路有: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亦庄线、大兴线、房山线、昌平、顺义线等,在建里程达200多公里,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这些线路都将在2015年前陆续竣工开通,届时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可达到500多公里。
城市要发展,交通必先行。新北京交通规划方案将进一步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提出了两个1000的新目标,即地铁线路1000公里,市郊铁路1000公里。北京将步入国际城市,而大运量、快速度的轨道交通正是国际城市的标志之一。
中国安防行业网: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北京城市发展方面来讲,有哪些积极政策拉动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宋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须得到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没有这样的大力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就不会有大的发展。比如:其他城市成功案例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开发与综合利用及其互利互惠的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新线建设。在这方面,城市建设者可以充分地借鉴成功经验和有关教训,革新设计理念。
目前,北京市政府实行的低票价政策也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措施之一。当然,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
中国安防行业网:作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先锋城市,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无论从发展速度、规模、安全与维护方面都有着先进和丰富的经验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借鉴,为此,还请您从这几个方面详细谈一下?
宋杰: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对其骨干交通工具的期望值就会追求高标准。北京地铁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可以说是高速度,当然,其他城市的建设发展速度也非常可观,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如今,我国主要大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持续期将相当长。
北京地铁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地铁,拥有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安全防范上来讲,北京市地铁最先采取安检、爆炸物探测等新型的安防手段,北京地铁建设标准中关于安防系统建设的标准在国内也是比较全面、详尽的,这为北京地铁安防系统建设起到了很好地规范作用。
中国安防行业网:请您谈谈轨道交通设计过程中通常会考虑到哪些因素?
宋杰:地铁建设者在设计之初就会参照有关法规和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尽善尽美。
中国安防行业网:请您谈谈目前所拥有的安全保障措施?未来即将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宋杰:北京轨道交通发展这么多年后,已经趋向成熟,尤其是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已经考虑了多种安保手段,采用了较多的安全保障措施,这是在研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出了相当的水准,实践证明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随着地铁工作者对防恐防灾的深入研究,地铁的安全保障也将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加强。
中国安防行业网:北京地铁建设过程中,在保障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方面有哪些法规、标准?
宋杰: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必须依照有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运营安全。这方面的法规类文件包括: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乘客须知、北京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票发行使用办法、乘梯安全规定等。
标准类文件包括:国家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地铁设计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安全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规范与安全监督检查及事故应急救援实用指南》、《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等;地方标准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公共交通客运标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管理规范》等。除了国家和北京市的之外,其他城市在这方面也有各自制定的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中国安防行业网:前不久莫斯科的地铁爆炸案,在全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全球各国加强了轨道交通方面的安全防范,国内各城市也相应地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升级,那么,您认为要保障轨道交通安全,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宋杰:莫斯科地铁爆炸案是恐怖分子所为,令全世界震惊。我们作为地铁工作者对这种毁灭人类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深的哀悼。这一事件,暴露出地铁的安检环节出现了问题,现有的安检设备不能有效地识别可疑物品,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各地的安全检查升级是必然的。此事也进一步敲响了地铁的防恐警钟,使我们感到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地铁防恐防灾的研究力度和深度,让恐怖分子无机可乘,把灾难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地铁双防方面,我们的教训很多、经验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随着地铁安全保障的全面加强,乘客定会在更加安逸的环境内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