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多国城市交通站暨国际停车设备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突出三个主题关键词,智能交通、交通设施、立体车库。智能交通和立体车库行业内众多重量级企业到会参加了展览。2009年岁末在北京进行了一次行业检阅。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宋建国致开幕词,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共同为开幕式剪彩。展览同期还举办了《承继科技奥运成果 展望智能交通未来》的研讨会,会议上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隋亚刚发表了《北京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于展望》的文章,节选如下。
近年来,针对北京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现状与特点,北京交管部门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建立起了高度集成、协调统一,适应国际化特大型城市混合交通流特点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并在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交通控制、交通采集、信息服务四大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适合混合交通流特点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集成模式及技术
通过在城市交通多源异构数据特征分析与融合技术、分布式异构多系统集成技术、基于GIS的预案化指挥调度集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八大系统为核心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体系框架。不仅高度集成了视频监控、单兵定位、122接处警、GPS警车定位、信号控制、集群通讯等近百个应用子系统,达到了733T的实时海量异构数据的高度融合,极大丰富和强化了智能交通管理手段的实战能力。同时在该技术支撑下建立的现代化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具有指挥调度、交通控制、综合监控、信息服务四大功能群。
[NextPage]
适应混合交通流状态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
采用开放式的通讯协议标准,建立了覆盖全市1500余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了混合交通流下的交通高峰、平峰、低峰的点线面协调优化控制,有效地保证了全市路网的最大通行效率,使路网综合通行能力提高了15%,同时还具有对公交及特种车辆的优先控制功能。
基于北京快速路网结构特点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
北京快速路由二、三、四、五环和11条联络线组成,长度达360管理,承担着全市50%以上的交通流,快速路出入口密集,平均间距仅为318米,是世界上最复杂、控制难度最大的快速路。针对这一结构和特点,自主研发了快速路出入口交通流特性分析、快速路多节点OD建模技术和给予主辅路占有率映射算法的交通控制策略,以及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技术。基于上述技术建成的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利用设置在快速路主要出入口的信号的,依据对快速路主辅路流量信息的检测实施占有率控制,智能控制快速路出入口的开启和关闭,有效提高了北京快速路网的承载能力、交通管控能力和城市抗风险能力,快速路网日均时速提高6.92%。
[NextPage]
高度数字化的智能交通综合监控
建立了容括视频监控、事件监控、交通流检测和违法监控的智能交通综合检测系统。系统全时空覆盖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实现了道路交通流、流速、车辆占有率的检测、违法行为监测和交通意外事件监测等功能。
基于实时动态交通流预测预报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研究开发了交通流跟驰分析模型和给予神经网格动态交通预测算法模型,实现了道路交通的宏观、中观、为官的交通预测预报,精度达到90%。应用该技术建成了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在对路网流量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型室外可变情报信息板、互联网站、广播电视等多渠道,以文字、图形、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包括实时路况、交通管制、交通预报和行车路线参考等权威信息。目前,室外显示牌每天发布实时信息3万幅,广播电视盒互联网日均发布交通信息600余条,对外网站日均点击量20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