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智能交通技术可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
2011/11/21 10:29:00   中国安防行业网

    甘肃庆阳正宁县榆林子镇“11·16”特大交通事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11月17日晚间,一名5岁重伤幼儿因脑挫伤,急性呼吸性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该县16日发生的幼儿园校车事故遇难人数已升至21人。

    央视一套节目部主任许文广事故当天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交通事故,约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安全规范的校车,专业校车需求超过100万辆。然而到去年,校车保有量才刚过1万辆。”

    盘点近期校车事故,儿童伤亡的惨剧时有发生,令人不胜唏嘘:

    2011年7月8日,西安西郊一所幼儿园7座的校车里,竟然坐17了个人,这辆满载着小朋友的面包车,为了躲避行人发生了事故;

     2011年8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育才双语幼儿园3岁女童颜颜被遗忘在校车上8小时窒息而亡;

     2011年8月29日,海南省三亚市吉阳镇博爱双语幼儿园3岁男童强强被遗忘校车内窒息而亡;

     2011年9月9日,河北省迁安市交警在执勤时拦下一辆车牌为“冀B·00R16”的小面包车,本来只有8座的面包车密密麻麻塞下了64名小孩,加上司机和老师共66人;

     2011年9月13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紫荆花幼儿园两名4岁女童被发现滞留校车,医院在抢救无效后宣布二人死亡;

     2011年9月26日,山西灵石县冷泉村一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造成7名初中生死亡。

    日前,全球最大的技术专家联盟IEEE表示,几乎每场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而在17日正宁县政府通报的经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中:“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这两条便说明了在这起事故中驾驶员的过失是占相当大的责任的。

    IEEE表示,如果现有的智能交通技术能被应用于汽车和道路中,多达90%的事故可以避免。这些技术包括电子和计算技术,例如可感知疲劳驾驶的车载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车道偏离警示系统,以及以安全应用为目的的汽车间和汽车与基础设施间的通信系统。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乔治华盛顿大学智能化系统研究中心主任AzimEskandarian博士表示:如今先进的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控制技术,已经帮助车辆和道路变得更安全,但是将这些技术整合到车辆和道路中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他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市场接受度及与技术有关的潜在责任,例如像防碰撞和自动制动这样的驾驶员辅助程序这些可整体或局部控制车辆的技术。另外,这些技术的实现很可能会像当初安全气囊,以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者电子稳定程序(ESC)的实行过程一样,最初只是作为选配功能,但如今已作为常规安全措施而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车辆中。

    在安全技术的研究方面,日本大阪大学信息网络系教授TeruoHigashino最近正在研究可用于汽车间通信系统的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以帮助检测道路上的危险车辆,例如:当一辆车正在接近十字路口盲区的时候,这套系统就可以及时地向附近的驾驶员提出警示,从而大幅降低事故的发生。

    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一直是人们综合治理、解决交通问题而追寻的目标,早期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装置采用了电子、传感、传输等技术实现科学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科学以及GPS、信息通讯的普及和应用,交通监视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等在交通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技术单纯是对车辆或道路实施科学化管理,范围单一,局限性、系统性不强。

    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它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该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各国都积极寻求在这一领域中的发展。

[NextPage]

  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系统有: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ATIS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交通参与者通过装备在道路上、车上、换乘站上、停车场上以及气象中心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地的实时交通信息;ATIS得到这些信息并通过处理后,实时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与出行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路线。更进一步,当车上装备了自动定位和导航系统时,该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自动选择行驶路线。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ATMS有一部分与ATIS共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是ATMS主要是给交通管理者使用的,用于检测控制和管理公路交通,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提供通讯联系。它将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的监视,依靠先进的车辆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进行控制,如信号灯、发布诱导信息、道路管制、事故处理与救援等。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APTS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种智能技术促进公共运输业的发展,使公交系统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运量大的目标。如通过个人计算机、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就出行方式和事件、路线及车次选择等提供咨询,在公交车站通过显示器向候车者提供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在公交车辆管理中心,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状态合理安排发车、收车等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

  AVCS的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对本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使汽车行驶安全、高效。AVCS包括对驾驶员的警告和帮助,以及避免障碍物等自动驾驶技术。

  5、货运管理系统

  货运管理系统是指以高速道路网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物流理论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效组织货物运输,以提高货运效率。

  6、电子收费系统(ETC)

  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器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时不需停车而能自动交纳路桥费的目的,且所交纳的费用经过后台处理后清分给相关的收益业主。在现有的车道上安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3~5倍。

  7、紧急救援系统(EMS)

  EMS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的基础是ATIS、ATMS和有关的救援机构和设施,通过ATIS和ATMS将交通监控中心与职业的救援机构联成有机的整体,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车辆故障现场紧急处置、拖车、现场救护、排除事故车辆等服务。具体包括:1)车主可通过电话、短信、车联网三种方式了解车辆具体位置和行驶轨迹等信息;2)车辆失盗处理:此系统可对被盗车辆进行远程断油锁电操作并追踪车辆位置;3)车辆故障处理:接通救援专线,协助救援机构展开援助工作;4)交通意外处理:此系统会在10秒钟后自动发出求救信号,通知救援机构进行救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