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电线电缆产品列入质检重点监督目录
2011/11/11 10:03:00   法制网

    部分企业质量失信、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低水平徘徊,造成安全、环保和健康的较大隐患;行业竞争失范、无序过度扩张,致行业大而不强……种种信息表明,总规模、产量及增长速度均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的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正处于调整规范与提升的关键节点。

    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及相关产业和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公开于质检总局网站,引起业界关注。

    电线电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我国规模、产量均居世界之首,但航空航天、核电、电子、汽车线束、高压电缆超净电缆料等高端产品却主要依赖进口。

    国家质检总局本月初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电缆行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中低端市场竞争恶化。电缆行业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约5000家,其中大型企业只有19家,仅占全国约11%的市场份额,近97%是中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常常以牺牲质量和安全来换取市场。

    质检总局同时发布的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结果表明,聚氯乙烯电缆等3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仅88.4%,远低于我国多年质量较好的其他重点工业产品水平。其中不少省市的合格率甚至低于60%。

    由质检总局等六方联合发布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水平与电线电缆产业的重要地位相比有较大差距。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在低位徘徊,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等质量失信和违法现象比较突出,质量问题对安全、环保和健康带来较大隐患。

    而质检总局官员近期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秩序混乱,少数企业诚信缺失。

    意见要求建立实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产业政策约束机制、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质量诚信建设。

    在强化产业政策约束和引导作用方面,意见要求完善产业政策制修订机制;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性产品认证严格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从生产源头控制新增产能;推行产业退出机制,对不再满足产业政策要求、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或者引发质量事故的生产企业,依法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责令企业退出电线电缆行业。

    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意见明确加快推行电线电缆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度,要将电线电缆产品列入产品质量重点监督目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严格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管理,严格获证企业证后监督检查,加大证照不全企业查处力度,切实提高许可准入管理的有效性等。

    意见还要求切实加大出口电线电缆产品退货调查和后续监督力度。维护“中国制造”良好声誉。

    有关方面的消息显示,前段时间,质检总局已对一批质量问题突出的电线电缆企业有所动作:责令整改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或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421家,停产整顿有较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79家;全国共查处无证企业43家,暂停3C证书1259张,撤销3C证书425张,注销生产许可证证书13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