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2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面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委、区政府把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各种稳控措施,有力地确保了这个多年省级“平安区”的持续稳定和经济腾飞。
民警走访
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中创新
城市大动迁、大建设、大改造无法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面对矛盾纠纷,如何化解,如何处置是对一个地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能力的考验和检验。对老边区来说,必须创新矛盾化解的新办法,才能既保证经济社会大发展,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于是老边区立足于构建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全区127个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针对当前征地、拆迁、回迁等热点难点问题,专门成立专项组织机构,抽调懂政策、熟悉动迁工作的机关干部接待动迁群众,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同时,立足于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区委、区政府抽调50多名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深入各动迁区域,走进群众家中开展思想疏导工作,了解群众思想动态,调查矛盾起因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全新工作格局。年初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7起,调处167起,调处成功165起,调处成功率达98.8%。老边区还在全区探索开展了法院、司法调解联动工作,对诉诸法院的民商事案件,由司法所先行调解,调解成功的直接结案,免收诉讼费,调解不成的,再由审判机关受理。到目前为止,调解联动工作推行以来,共解决民商事矛盾纠纷200多件,既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又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服务管理中创新
社会人员素质复杂,从事行业也复杂,管理社会人员可不是件轻松的事。老边区委、区政府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口市公安局老边分局强化各类社会信息的采集、更新与整合,实现了社会治安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多年来不停加强对全区宾馆、旅店、出租房屋和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及学校及校园周边的专项整治,强化对流动人员、暂住人口大排查专项治理,对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员全部予以登记、照相、建档立卡,进行严格的网上比对、函调,并与用工单位和个人签订包保合同,落实用工责任的安全措施。现在全区登记核查出租房屋2000余家,排查登记暂住(含寄住)人口20200人,全部予以登记、照相、建档立卡,录入微机管理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摸清了出租屋的居住人员的底数,对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重点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专人控制,实行24小时人盯人防守,确保重点人员不脱管、不失控。老边区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巩固和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机制,重新选聘了部分法制副校长,今年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40余场(次),组织开展了打击传销进校园活动,使全区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面达100%。而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基地在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市、区帮教基地——老边区百思特有限公司扶持力度,区财政投入160余万元,在中小工业园购置建设用地一块,目前新厂房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毕。
[NextPage]
检查危爆企业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创新
公安机关可以说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角。老边公安分局积极整合各种治安防控力量,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作用,不断强化社会面控制。根据全区的人口数量和社会治安复杂程度,按区域划分重新组建了20个社区警务室,保证一室一警,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对社区民警实行每月绩效奖励工资制度,大力加强进社区工作,形成了打防管控服一体化警务模式。老边公安分局组建了30人的巡警大队,60人的巡防大队,1200人的兼职治安巡防队,在城乡主要干道设立16个巡段、21个固定执勤点,采取步巡、车巡、犬巡相结合的勤务模式,提高了街头见警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区政府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安装公共视频探头47个,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出资,在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845个,全区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天网”,有效地加强了社会面的治安管理。在此基础上,老边公安分局在“亮剑”行动、“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共侦破刑事案件153起,破案率同比上升3.1%,全区命案侦破率连续五年实现100%,依法移送起诉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5人,发现查处治安案件803起,行政拘留160人。在“清网行动”中,全区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37人,其中本地逃犯24人,撤网率达到了78%,排名居于全市前列;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共打掉制假售假等黑网点10余个。极大地震慑了犯罪,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安居感,为全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发展环境。
“网上维稳”作为新课题
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老边区把“网上维稳”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课题,健全了网上网下工作机制。为此,专门组建了区公安分局网络安全大队,把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长的民警充实到大队工作,由公安部门牵头,协调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网络舆论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分析网络舆情,研究制定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措施。年初以来,通过建立舆情动态监测机制和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25条,净化了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NextPage]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创新
老边区积极探索“两新组织”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有效办法。通过在全区开展“综治进两新”活动,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使“两新组织”在聚人心、促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老边区420家非公有制企业,147家建立了党组织。39家新社会经济组织,17家建立了党组织。具备组建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实现100%。“两新”党组织通过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等载体活动,使广大党员在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企业发展分忧解难,不仅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更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基层基础工作需要夯实,需要发展,更需创新。老边区的6个镇街如今都设立了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心,60个村、5个社区统一制作了“一站三网”图板,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在区、镇、村、企事业单位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平安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随着老边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营东新城的开发,使老边区焕发新的活力,综治基础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相信,老边区一定会在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中有创新表现。
在企业周边巡逻
做强警务室警民零距离
老边公安分局不断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改革,做大做强做实社区警务室,夯实了公安工作基础。老边公安分局加大硬件投入,保证每个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的办公用房,配备电脑、饮水机等办公设备。从派出所优秀民警中选配一批到社区,新分配的警校毕业生全部到社区警务室锻炼,保证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加强对社区民警考核。分局制定了《老边公安分局社区民警考核计分办法》。每月对全局民警从工作职责、信息化建设两大方面35个项目进行考核排名,不适应社区警务岗位的民警进行调离和调换,以考核、奖罚激励机制助推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可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极大地鼓励和调动了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民警不愿做社区工作的局面,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