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发生骚乱一直持续到7日凌晨,大约300民众聚集在当地警局附近进行示威,最后演化为打砸纵火的暴力犯罪,大约有10人在骚乱中受伤,其中9人需要住院治疗。
7日晚间到8日下午和晚间在伦敦北部和东部多个地区再次发生的小规模暴力事件,同时骚乱还蔓延至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警方在骚乱地区部署了大量防暴警察,逮捕了100多名肇事者,连续两晚的骚乱导致35名警员受伤。正在意大利休假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此前声称不会提前结束假期,但鉴于事态严重,他于8日晚间提前返回伦敦,并将于9日主持召开针对暴乱的高级安全会议。
8月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伦敦的局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政府正在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打击暴力骚乱。内政大臣特雷莎·梅要求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警察取消休假,采取更加严厉、积极的方式应对骚乱。目前,警方已逮捕750多人,其中160人被起诉。
首相卡梅伦11日在议会宣布,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恢复社会秩序,包括增加警力,加强治安巡逻,并考虑对利用网络散播谣言、组织犯罪的行为加强监控。夏季休会的议会11日复会一天,对骚乱事件进行讨论。卡梅伦说,英国举国上下对近日的打砸抢烧等暴力活动感到震惊。他说:“我们将竭尽全力维护法纪,恢复社会秩序,调查骚乱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随着英国政府措施不断落实,这次持续将近一周的暴乱逐渐趋于平息。但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永远无法平息。
据统计,英国人口数量仅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但监控摄像头数量却占全球总数的20%。另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三年里,英国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增加了4倍,至少达到了4285000个,现在在英国平均每14个国民就拥有一个监控摄像头,这个增加幅度是预计中的两倍。可以说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监视国。
监控摄像头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英国的,当时主要是用来控制大城市的交通。在20世纪90年代,约翰·梅杰当政期间犯罪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时英国政府拨款数百万英镑给英国内政部,同意执法部门安装视频监视系统。在21世纪初布莱尔当政期间视频监视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9·11袭击”之后,视频监视系统更是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从去年英国一些政府机构开始测试新的监控摄像头,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做准备。其中,许多摄像头安装麦克风,最远能窃听到约90米外的谈话。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监视国,并且拥有先进的防暴反恐手段,同时还面临2012年奥运会的考验。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大规模的城市暴乱?除了英国社会深层次的原因,安全部门安全防范措施不当也是这次暴乱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NextPage]安全防范是预防和制止盗窃、抢劫、爆炸等治安事件的活动,其中预防是一切活动的核心。安全防范包含三种形式“人防”,“物防”,“技防”。从英国这次暴乱我们可以看出,英国警方在最基本的防范手段上做的明显不足,尤其是“心防”。
据报道,骚乱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英国政府的足够重视。最明显的例证是,骚乱爆发之初,首相卡梅伦、负责国内治安的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仍在外地继续休假,直到局势难以控制后才返回伦敦。有分析人士也认为,过去几天的骚乱表明,参与平息骚乱的英国警员人数明显不足,警察像救火队员一样“四处灭火”。有部分警官反映8日晚骚乱几近失控之前,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站着并观察”,而不是强力应对。在形势急转直下之后,警方才改变了策略,同意派武装车辆驱散一些地区的暴徒,同时大量增派警力。
英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多监控摄像头,但绝大多数闭路监控系统仍然是早期监控摄像头,实际的监控任务仍需要较多的人工完成,而且视频监控系统通常只是录制视频图像,提供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解释的视频图像,只能用作事后取证,后期复核,没有充分发挥监控的实时性和主动性。导致英国警方处在一种被动的情景,不能做到前期预防控制。
这次暴乱,使英国在国际社会上“绅士”身份被大大打了折扣,英国社会各个阶层也受到很大的冲击。联系上个月“挪威爆炸案”,传统意义上“比较安全”的欧洲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再一次被人们重视起来。
如何以最小的侵权代价来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共安全一直是各国政府和机构考虑的问题,这也再次印证公共安全防范中前期预防重要性。前期预防始终是安全防范最核心的一环,尤其是有效预防、控制为主的主动式安全防范现代社会迫切需求。
城市安全部门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建设实体防护和视频监控等物防技防上,最基础的人防常常被忽略,导致各种防范手段被孤立。出现的情景就是孤立的一个安全防护网,一个视频摄像头,虽然起到了起码的震慑作用,但并不能真正起到有效预防报警的作用,只有通过人防把多种治安防范手段联合起来运用,才能使各种物防技防“活”起来。
同时建立安防设备联网报警,联网后的安防设备组成一套成体系的安防系统,才能使各种安防设备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提高安全防范的效率、质量。
因此,城市安全部门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防人员招募和培训上,最终一切安防措施都要落实到人防上去。只有安防人员“心防”提上去,做到时刻警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注重安防设备联动效应,挖掘安防设备主动性真实效用。
随着安防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视屏监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主动式安全防范问题。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能实时分析、跟踪、判别监控对象,并在异常事件发生时提示、上报,为政府部门、安全领域及时决策、正确行动提供支持。城市安全部门应该要求原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逐步升级,实现视频监控“智能化”管理。
智能视频监控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序列图像自动分析对监控场景中的变化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或提供有用信息,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
英国城市朴次茅斯日前建立了一个类似“先知”的智能化闭路监控网络,以提前将可疑行为报告给操作人员。这套系统可以发现“异乎寻常”的事件,如可疑人员四处徘徊,车速过快等。接着,该系统会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后者会对当前情况作出判断,如果认为可疑人员在实施犯罪或将要实施犯罪,他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
相信随着人们对安全防范的日益重视,安全防范手段的日益丰富再加上智能化科技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城市发展将走向和谐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