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机器视觉首席专家: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三个转变
2021/4/25 14:34:00   AS
  智慧城市是项巨大的工程,这些年仅仅依靠机制与人力的提升,仍未能把服务做到极致,在ai时代,随着算力的进步,让人看到了新的希望——用算力解放人力,用数能提升效能。智慧城市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抓手,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帮助城市解决市容问题,也提高城市服务的数据能力与反馈能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机器视觉首席专家卢毅
  智慧城市落地存在的问题
  在落地过程中,当前智慧城市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机制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有待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足、社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不足、政府组织与流程再造挑战较大、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借鉴、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不顺畅、智慧化风险预测预防不够、市区街三级政府权责不够清晰等;
  二是治理能力的科技支撑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数据来源分散,缺乏“集中受理”、事项权责不清,缺乏“精细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动协调”、处置被动滞后,缺乏“科学评价”、依赖经验管理,缺乏“分析决策”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机器视觉首席专家卢毅认为,“一网统管”是智慧城市协调机制体制,构筑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的支点。他介绍,“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实践方式,通过流程变革、技术支撑、线上线下协调,提升城市的“智治力”,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对城市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实现更高效的治理。“一网指的是管理网+技术网的融合,统管指的是统一体制机制,对全要素对象,实行多元共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转变——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集型、经验判断型向科学决策型、被动放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四个维度破解智慧城市建设痛点
  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痛点:全靠人力(效率低、发现晚)、全靠经验(退单多,处置时间长)、全靠关系(呼不通,调不动)、全靠领导(不科学、不精准),华为推出以慧眼识事、融智分拨、协同治事、数据智治为主要内容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慧眼识事,通过ai+视频,实现事件智能化发现,第一时间预警;
  (2)融智分拨,针对全域全流程城市事件管理,通过事项定义的标准化、精细化,基于ai技术,实现城市事件的精准派单;
  (3)协同治事,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突发事件,通过融合通信,联动指挥系统,建立指挥中心,实现联勤联动;
  (4)数据智治,对工单全流程进行监管,形成市区县协同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ai技术,对海量历史工单数据进行分析,智能感知民意诉求。
  卢毅透露,在慧眼识事上,华为自己能做的算法已经多达200多种,如占道运营、出店经营、机动车乱停放等,通过视频+ai的能力,使城管事件自动上报,实现全维度自动取证与立案,节省50%以上的人力,让城市管理效率与市民幸福感提升。
  软件定义摄像机在这些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其说它们是摄像机,不如说是一个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添加相应的算法,减少硬件资源的浪费,也不再需要在一个场景中部署大量的专用摄像机。当前,华为建设的holosens商城已经有50+算法厂商入驻,合力打造生态型摄像机产品,实现视频监控从视觉感知走向全息感知。
  视频+ai打造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简单而言,前端通过算法与算力实现智能告警及分析,后端实现智能分拨,面对城市提供不同维度的服务,城管、应急、水利、停车、环保等各个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而不仅仅是机制的建设,也包括数据能力体系的构建。
  华为认为,在整个过程中,ai赋能可以将各种要素变成算法,通过这种方式协助智慧城市管理与基层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各种采集的数据将通过ai与系统汇聚起来,打造多样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模型,也就是城市民意的晴雨图,让政府第一时间了解老百姓最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识别潜在风险,进行关键预警。
  华为已经在全国各地打造了许多城市的标杆与样板工程,去年这套系统,也为城市抗疫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总结起来说,华为的智慧城市方案便是以“视频+ai”来实现,通过前端各种感知系统采集到的城市数据,通过系统向政府、各主管单位提供丰富的行业场景化应用,解决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