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焦点评论
从上市公司年报看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景气指数
2015/5/7 10:03:00   安防知识网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风向标,其涨跌行情与经济运行状态息息相关。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快速壮大,业内翘楚纷纷上市,股市行情直接反映了行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上市公司多为行业龙头企业,他们的经营状况基本代表了行业的综合水平。

  送走2014,迎来2015。新的一年,智能交通前景如何,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笔者现整理了易华录、银江股份、海康威视、高新兴、四维图新等代表性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或许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窥得一二。

  综合城市智能交通板块

  易华录:城市智能交通的龙头企业

  2月26日,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93%;营业利润1.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27%。易华录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72亿,订单高速增长支撑全年高增长预期。公司先后签署7个智慧城市合作协议,项目储备达20多亿元,其中以3亿BTO模式签智慧曲阜。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增长幅度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一方面,2014年度公司业务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业务领域稳步拓展并成效显著,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新增项目金额为19.67亿元(包括已中标未签订合同的金额),同比增长了23.17%,剩余未结转收入的项目金额为13.88亿元。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采购成本增长、业务规模和人员规模扩大,加上公司外部融资金额增加,使得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增长幅度较大。

  易华录是城市智能交通的龙头企业,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商之一。公司通过利用自己的集成指挥平台优势,提高在智能交通子应用系统中的占有率或者直接成为地市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的总包商,以提高市场份额。同时,现在各区域事业部对于区域市场的覆盖深度和覆盖效率仍然不够,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构成易华录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2014年实现净利润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2%。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2亿元,同比增长21.04%。千方科技受国家政策的支持影响,公司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亿阳信通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一直保持在稳定的增长水平,对交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不断增加,城际与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的项目规模也不断加大。在高速公路机电领域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稳固的市场份额,累计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在保持原有优势基础之上,业绩稳步提升。公司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将管理者、用户的信息交互,为智能交通和智能高速市场领域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

  小结: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交通部将完成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国联网,在20个城市实现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工程全部开工、建设100对高速公路示范服务区等。打破分割管理现状,提高通行能力和效率,有效缓解收费站交通拥堵,发挥路网整体效益。2014年14个省市ETC联网工作进展顺利,这就为行业点亮了启明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家标准框架体系下的ETC技术与产品逐渐从成型走向成熟产业化,我国亦在鼓励更多的车主使用ETC方式通行,ETC技术的应用有望获得更好的推进,带动产业景气度持续上行。(见表1)

  安防版块

  海康威视:交通业务发展强劲

  公司201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2.33亿元,同比增长60.37%;实现利润总额52.06亿元,同比增长5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2亿元,同比增长52.37%。公司2014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依旧保持较高的景气度。海康威视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人脸取证电子警察、智慧监控平台及智能交通行业解决方案等,全面展现了海康威视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和日渐增强的国内外营销网络,以及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紧紧抓住了视频监控IP化的大潮,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华股份:智能交通业务表现优异

  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3.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52%;实现营业利润9.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主要是渠道竞争加剧,毛利率略有下降,且公司基于创新变革需要加大了研发投入,从而使营业利润增长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大华股份的智能交通项目案例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典型的项目如江苏320项目,广西梧州电警项目、杭州卡口等,规模都非常大。

  银江股份:智能交通景气持续,进入业绩兑现期

  2014年营收21.8亿,增长17.6%。业绩增速区间符合预期,增长主要源自智能交通行业的高景气度。目前银江已完成全国性布局,从区域性公司成为全国性领先厂商,且通过收购亚太安讯正式切入轨道交通领域,进一步丰富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线,随着公司技术、渠道、产品等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公司进行行业整合能力将逐渐显现。银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智能交通、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建筑。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行业地位更为稳固,技术、客户和品牌优势更为明显,将是公司未来最大的成长动力。

  高新兴

  高新兴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35%。主要是公司平安城市与智能交通业务保持较高增长并按年初计划完成结算、通信监控业务平稳发展所致;实现营业利润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62%,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提高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40%。实现利润总额1.61亿元,公司利润总额增长128.19%,主要是因为营业利润增长及收到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获得政府补助和公司控股子公司讯美电子原股权转让方履行减值测试补偿的承诺导致公司营业外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捷顺科技

  公司201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6%;实现营业利润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3%;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推出的新技术产品及新业务模式为公司产品带来了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公司业务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进而带动综合毛利率的提升。

  小结: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处于一线城市深化应用、二三线城市加速发展的阶段。智能交通行业将逐步趋向集中,银江后续将具备整合产业的能力。智能交通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区域性公司数量可达上千家。随着智能交通大项目数量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甚至以总包项目形式出现,一大批区域性公司将遭到淘汰,市场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就笔者所列举的尚无一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从这些数据来看,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景气度非常高,像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这些非常看好的安防企业都在不断加大智能交通业务投入力度。安防龙头公司的风向标也引领一些企业向智能交通市场进军,未来智能交通业务有望与安防视频监控主业相互促进。(见表2)

  位置服务版块

  四维图新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营业利润0.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57%;利润总额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6%;基本每股收益0.1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3%。主要是由于公司来自车载导航领域的导航电子地图收入及来自车联网及编译服务领域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虽然公司来源于消费电子领域收入继续下降,但由于其在公司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同时公司其他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收入保持稳定。在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公司利润相比去年实现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总体保持稳定,导航电子地图收入及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同时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四维图新一直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服务于智能交通。是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领军企业,拥有全行业最高端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绝大多数份额。公司主营业务总体保持稳定,导航电子地图收入及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同时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小结:

  除了四维图新,还有航天科技、北斗星通等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的发布和落实,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落实,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行业发展将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期。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浪潮,突出创新驱动,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和驱动交通运输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见表3)

  结语

  从2014年企业年报来看智能交通行业维持高景气,行业的集中度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从已公布年报的部分上市公司来看,智能交通行业整体业绩呈上升趋势。同时,我们应看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对智能交通产业的冲击。智能交通行业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智能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民生问题;二是智能交通相比传统交通基建投入小,却可以给政府带来直接的收益,而且,BT、BOT、BLT、PPP模式等新的融资模式在缓解政府财政困难的同时,也为政府解决交通问题找到了资金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未来的前景广阔,业内人士评估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规模的高增长,近年来智能交通领域的大订单数量逐年递增,这将促进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市场将出现占有率超过5%的企业。专家估算未来10年内,我国将在智能交通领域投入巨资。可以肯定的是,一场交通领域的新革命即将开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