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份是上市企业2013年年报的密集发布最后一个月份,虽然主营业务为安防的上市企业并不多,但是安防上市企业的发展的每一步都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未来,让我们共同解读安防行业2013年上市企业年报,看安防上市企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一、安防行业整体依然处在“景气”阶段
2013年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趋稳下行趋势,安防行业依然处在比较景气的区间,以安防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绝大部分取得较好业绩,行业整体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行业内几大重点上市企业利润总额都有不错的增长。在视频监控行业,2013年海康威视的营业收入达到107.4亿元,同比增长48.89%,大华股份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54.1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超过50%,尤其是在2013年3月,海康威视的市值达到790亿元,成为深市中小板总市值最大的公司,大华股份市值达353亿元,在深市中小板企业市值排名中位居第六,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英飞拓营业收入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26.81%,营业利润实现扭亏,增长幅度达600%多。另外安防其他相关行业中的行业领军企业也取得了不错业绩,楼宇对讲企业安居宝的营业收入达到5.24,同比增长超过40%,出入口控制企业捷顺科技营业收入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11.96%。
二、多家企业主营业务整体向安防转型
正是由于安防行业发展依然处在“景气”区间,被国内企业所看好,2013年多家企业整体业务向安防转型。飞乐股份通过出售资产同时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市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重组实现,主营业务的整体转型。飞乐股份不再从事汽车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及汽车线束业务,而完全转向消防和安防系统集成、安防产品制造及安防综合运营服务业务。此次飞乐股份业务整体转型是受企业并购导致的,但另外一家高新兴从2012到2013年实现自身主营业务的大转型。公司从通信监控转向大安防,在2013年基本完成大安防行业战略布局,在公司总营业收入中城市安防产品营业收入达 263190.25万元,利润达9182.42万元,金融安防产品营业收入达 10330.64万元,利润达 4536万元,安防产品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都占到公司总额的四分之三。而我们从公司最近3年报告中主营业务数据更可以明显看到这一转变:
高新兴2010-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 按产品分类情况:
三、企业重组并购不遗余力
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其他行业众多企业开始关注甚至将业务开始延伸到安防相关领域内。安防上市公司也积极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并购资本运作,吸纳优秀人才,迅速提升核心技术水平、生产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增强竞争实力。根据安防及相关概念股披露的年报显示,很多企业将并购作为在安防领域内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希望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新的目标市场、完善业务布局。而对非安防行业上市企业而言,并购进入安防行业也成为了最便捷的进入方式。
4月8日因重大事项停牌的飞乐股份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的主要内容:飞乐股份拟通过出售资产同时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市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根据公告,标的资产主要从事综合(行情专区)安防、消防系统集成、智能化及运营服务业务。此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实现主营业务的整体转型。
7月,飞乐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预案显示飞乐股份将不再从事汽车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及汽车线束业务,而完全转向消防和安防系统集成、安防产品制造及安防综合运营服务业务。尽管飞乐股份通过近几年的整合重组,确立了以汽车电子、汽车仪表和汽车线束为核心的三大主营板块,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飞乐股份的主营板块业务并不乐观。而中安消所在的安防监控行业正处于黄金期,中安消将藉此实现国内上市。预案显示,中安消的业务同时涵盖了安防、消防系统集成、产品制造和运营服务领域,是目前国内安防、消防行业中较少的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在安防行业各领域均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中安消产业链条布局更为完善,其发展前景或更为可观。本次中安消若能成功借壳飞乐股份,将成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之后的安防龙头股票。
11月,联信永益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国内交通信息化领域龙头企业千方集团将借壳上市。千方集团主营业务城际智能交通、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出行等产品的提供,下属4家子公司紫光捷通、北大千方、北京掌城、掌城传媒分别负责智能交通业务不同板块的经营。预案披露千方集团2011年、2012年和2013年1-7月分别实现收入6.94亿、9.17亿和5.41亿,分别实现净利润0.68亿、1.23亿和0.86亿元。
作为广东省本地的强势安防集成商,佳都新太进一步布局安防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公司从原来的通信增值服务商转型,3月发布购买佳都集团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新科佳都及佳众联公司的全部股权的公告,加大在智能化轨道交通业务及IT综合服务业务的实力;12月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智能化归到交通业务,公司对新科佳都增资2.5亿,;11月以5278.5万元收天盈隆51%股权,提升公司在金融安防领域监控领域的实力。完成的轨道交通智能化资产注入,为涵盖智能安防、轨道交通智能化、通信增值服务以及IT综合服务的综合性ICT厂商。
与佳都新太资产重组相比,紫光股份的并购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在2013年8月初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方式收购能通科技和融创天下各100%股份,11月15日,公司收到证监会通知,表示对收购方案无条件审核通过,仅隔15天之久紫光股份再次发布公告称,接中国证监会通知,因参与本次重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公司并购重组申请被暂停审核,对于融资买入紫光股份的流通股东来说,公司突稽查立案的利空消息砸来,其自身只能在股价暴跌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同样三泰电子最初公司收购捷文科技本想强强联手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鉴于交易双方对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交易方案存在一定分歧,公司在综合考虑收购成本、收购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NextPage]
四、民用安防引上市公司驻足
一直以来,民用安防市场呈现比较零散杂乱的格局,海康威视提出要以网络高清为引导探索民用安防市场的新模式,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国际、国内安防业界的标杆企业,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安防领头羊,海康威视从战略上探索一些新业务模式,所以出现了“视频7”与“萤石产品”,一旦数年后这一市场成熟,海康威视将可实现新的跨越式成长。在当前各行各业都出现红海竞争,各类企业都在呼喊寻找蓝海机会时,各路资本和企业一旦集合力量到民用安防市场来,其前景非常值得期待。从海康威视的角度看,不断寻找蓝海是企业永远的话题,而寻找民用安防市场的蓝海,有点冒险,但必须要去做,因为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安防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去为未来探索一片蓝海。
民用安防市场潜力巨大,引安防企业竟竞折腰,大华股份2013年试推出了民用平台“华视微讯,”立足于高端军工产品的高德红外正在积极推广车载热红外产品的市场,正在与多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厂商开展合作,公司的车载夜视产品是在夜间及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驾驶的安全辅助手段。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民用安防在多年的酝酿之下2013年终于大踏步地开始向前走,在不久的将来它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变成人们息息相关的一部分,这一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
五、企业普遍看好海外市场
近年来,中国安防企业普遍看好海外市场,国内安防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中国本土安防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内安防市场的需求外,还远销到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为进一步拓展安防市场,纷纷调整市场策略,很多安防企业将眼光转向国外市场。大华和海康威视两家企业的海外市场稳步扩大。
海康威视2013 年继续坚持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投入,新设澳洲、法国、西班牙等子公司,截止 2013 年底,海外子公司数量已发展到 14 家,并以子公司为依托加大本地化能力的建设和品牌运营。随着海外市场的持续投入,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和市场认知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在海外市场得到体现,2013 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达到24.19亿元,较 2012 年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华公司出口实现营业收入为13.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2.44%,毛利率43.13%,同比去年增加6.14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的51.31%。其主要是因为大华股份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加紧海外市场品牌和渠道的建设,海外业务拓展顺利是收入高增长的重要动力。2013年以来,大华采取ODM模式,在海外市场拓展明显加速。
同样瞄准海外安防市场的安居宝在2013年8月份成立香港分公司,主要作为公司与国际市场的联络窗口,负责公司产品的出口及关键原材料、设备的进口;统筹海外销售机构、商务处的建立与各项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国际市场上的新技术和市场信息。
六、向综合性行业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因素,最基本的就是技术力量(产品)以及市场需求。安防行业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自身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大量迸发。而行业竞争到一定的时期便会出现产品技术同质化,企业的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具有产品、系统整合能力的厂家,根据客户需求,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行业升级化改造,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实现企业转型目标,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大华股份在2013年年报中指出为客户提供保姆式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必将成为安防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必将成为业界主流。公司下一步将整合子公司研发资源,通过研发事业部化,加强研发与市场的对接;整合内部销售体系,丰富、完善解决方案,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全面梳理流程体系,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构建更高效、更简洁的流程体系;通过母子公司间架构调整,将整体业务模块化,全面向综合解决方向服务商转型。
佳都科技在报告中指出公司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不断完善的核心技术体系,追求企业快速、稳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聚焦智能安防及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以通信增值和综合服务业务为支撑,打造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成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NextPage]
七、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安防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更新换代也极为迅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客户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能力日渐成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始终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才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海康威视2013年为保证公司产品技术符合市场需求及扩大产业链,加大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加大对研发费用的投入,2013年研发投入共9.2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8.58%,比去年增长0.17个百分点。公司在持续保持技术研发高投入的同时,更把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针对不同的技术方向组建专门部门,建立了规模化的专业研发队伍,持续进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可持续研发能力。
大华在2013 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不断提升。公司全年研发投入 50,009.21 万,再创新高;研发产出继续加快,全年新获专利 52 项,其中发明专利 7 项。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 98,533.87 万元用于智能监控系列产品建设项目和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项目,为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时代到来做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大立科技2013继续保持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产品的技术创新,优化了生产工艺,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水准。高德红外加快核心器件产业化能力建设。公司以超募资金24,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项目”,这将一举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并奠定公司红外产业的核心基础,最终实现红外核心器件国内进口替代。
八、视频监控前端产品收入比例稳步增加
从整个安防市场总体看来,随着视频监控高清化、智能化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监控行业增长稳定。受益于行业市场高清化的到来和企业竞争策略,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前端产品收入比例稳步增加,均已超过后端产品份额。
海康威视后端产品实现收入为34.7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8.82%,毛利率为55.01%,同比去年下降2.46个百分点;前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52.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2.08%,毛利率为49.68%,比去年减低0.9个百分点;前端产品营业收入超过后端接近一半。
大华后端产品实现收入为20.4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3.31%,毛利率为44.37%,同比去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前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21.6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8.15%,营业利润为98783万元,毛利率为45.65%,比去年增长1.44个百分点;前端产品营业收入第一年超过后端。远程图像监控实现营业收入为5.657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8.57%,营业利润为26180万元,毛利率为46.15%,比去年增长7.93个百分点。
九、安防巨头提出互联网发展思维
随着安防行业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IT企业跨入安防行业,瓜分行业发展的蛋糕。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及安防细分领域的发展,传统安防企业也不拘泥于只做产品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越来越强调软硬件整合的能力,整合程度越高越能接近终端行业的需求,
海康威视有感于互联网的思维与制作IT 产品不同,因此互联网战略提前亮相。同时还发布了数款民用互联网产品,甚至是延伸到穿戴式设备。同时也强调了用户体验与用户数第一的观点。2013 年初,海康威视面向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的民用业务定位为互联网业务,与传统行业市场业务相对独立。根据互联网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组建专业化团队,明确经营思路和策略。互联网业务推出了全新的品牌“萤石(ezviz)”,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关爱、沟通、分享服务,涵盖终端 APP、互联网软件平台、电商和社区门户,以及智能视频终端、无线传感器、穿戴式设备等系列产品及服务。公司推出了萤石云(视频 7)服务平台,并以该平台支撑,发展网络生态环境;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萤石商城”;发布了一系列全新设计的互联网摄像机、跨界视频盒子及报警盒子等消费类产品。
大华在报告中提出结合民用安防市场拓展情况适时引进互联网专业人才,构建独立商业运作模式,加强与互联网商的合作,积极打造以事前防控为主的平安小区和以可视看护、视频分享、视频推送为中心的网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