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大型活动安保措施如何做到不扰民、少扰民
2011/7/18 15:33:00   中国安防行业网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8月12日在从深圳开幕,作为大运会主办城市,深圳的确为大运会煞费苦心,尤其是在大运会安保工作。于是各种奇怪的法规政策频频而发。

    4月10日,深圳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在刚刚结束的治安高危人员排查清理百日行动中,累计有8万余名治安高危人员受到震慑离开深圳。

   4月18日,深圳市法制办发布消息,为确保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顺利举行,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大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对菜刀等刀具实行实名购买和销售登记制度。

   5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官网公布文件规定,5月1日至9月30日,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讨要工资,否则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6月18日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有居民称,接到沙河街道办的通知,要求大运会开幕式期间,面朝体育场馆的小区居民不得在家"逗留",需离家约5小时。

    上述新闻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人们的热论,大运会因这几则新闻而备受关注,似乎有"炒作"的嫌疑。其实类似这样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就有关于"菜刀实名制"社会大讨论。为何这样区区几则法规,几则新闻能引起人们如此大的反响?欲知原因,我们还得从根源上探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一方面我国申办成功的国际性大型赛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型活动也选择在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宣传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国家城市的国际、国内影响力,给我们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往往意味着名利双收,更代表着政府官员的辉煌政绩。

    然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异常严峻,举办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大。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分子活动猖獗,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随时危及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安全。大型赛事,大型活动具有参加人员多、人员复杂、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为了保证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安全举办,主办政府往往会采取比较严格的安保措施,出台各种雷人的临时性法规,采取各种仅仅从自身角度考虑的措施。这些法规措施暂时可能有利于活动的进行,但它从根本上触犯了一些原则性问题。例如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文,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讨要工资,否则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很显然这个条文有悖依法行政程序的正义,必定引起人们的口诛笔伐。政府部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目光短浅,只是注重当前问题,没有考虑清楚办大运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希望大运会能平稳度过,别出乱子。结果是适得其反,就有扰乱民生之嫌。

[NextPage]

    政府的一切活动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举办大运会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而政府一些安保举措却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让一座城市的一切事情都为此让行,甚至以牺牲或损害市民利益为代价,那就值得深思了。

    作为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主办者,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的举办第一目的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宣传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其次才是提高当地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更重要一点当地政府借这个契机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后大运会带来的持续效应。所以大运会的举办不扰民应放在第一位。体现在安保措施上:大运不要在安保上过度紧张,不要把安保级别定得过高,以免弄得全城草木皆兵,失去大运会宗旨。没必要学习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的"菜刀实名制"之类的过度安保。

    政府要处理好和民众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能以牺牲一小部分市民的利益为代价。首先政府要和市民多沟通,出现不可避免扰民事件要灵活处理。例如6月18日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有居民称,接到沙河街道办的通知,要求大运会开幕式期间,面朝体育场馆的小区居民不得在家"逗留",需离家约5小时。类似这样的事情,事先通知市民、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听证会主要就涉及公共利益的、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市民普遍关心的,且意见又不尽一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市民充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机会,以求在此基础上能尽量地消解分歧,达成共识。这样既能将市民的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也不会影响赛事活动的顺利举行。另外可以考虑提供一些鼓励性的补偿措施,或者可以着重宣传主人翁意义,赢得居民的认可。

    针对大运会安保问题,首先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切实参与到社会安全的治理之中,参与到大运会的准备之中,比如让居委会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排查与登记,让群众留意可疑人口,加强警察巡逻,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加强危险物品的检查,有针对性的对公民大运会期间礼仪的宣传,让大运会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培养公民责任感的良机。这样全社会动员构建"大安全",就可能不会出现所谓8万人"高危人群"。

    其次充分发挥高科技力量。在加强巡逻、小区封闭管理等传统人防、物防手段的同时,注重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安全防控效率。进一步完善全市的视频监控布局,社区视频门禁系统,提高对人流量大、治安复杂的车站、码头、地铁站点等重点部位的治安管控能力。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举办一些重大赛事活动时,已经开始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认识到了扰民问题的存在,并进行了一些尝试。

    深圳警方发布消息,重视安全和服务民生相结合。以人防为中心、物防和技防为两翼的基础上,把社会面上的巡逻防控交给群防群治力量,在确保场馆整体安全的前提下,营造和谐的比赛氛围。同时,保安全与保民生并重,严密了社会面防控,增强了群众安全感,把各种安保措施的制定最大限度做到少扰民、不扰民。

    深圳市市长许勤近日表示,大运会期间可以不采取"单双号"等行政手段对车辆强制限行,用志愿"限行"代替单双号,以保证市民的正常出行。

    7月16日在上海举办世游赛期间,上海警方表示不封路、不搞交通管制、不扰民。

    希望这种尝试能成为社会管理机制,让大型赛事活动不再扰民。

 

相关新闻: